第十屆Unite開發者大會在上海北外灘盛大啟幕,這場聚焦數字技術領域的專業盛會,吸引了眾多行業目光。大會以游戲案例剖析、引擎技術革新及汽車生態構建為核心議題,搭建起專家與開發者深度交流的橋梁,推動著行業前沿理念的碰撞與融合。

作為大會的焦點之一,Unity推出的團結引擎1.7.3版本成為技術突破的標志性成果。該版本在渲染性能上實現質的飛躍,通過優化算法與硬件適配,讓畫面細節更豐富、光影效果更逼真,為用戶帶來沉浸式的視覺體驗。同時,引擎在AI集成領域完成關鍵升級,支持更復雜的智能交互場景,為數字產品開發提供了更強大的技術底座。
在汽車生態專場中,Unity以“技術+場景”的展示模式,呈現了其在汽車領域的創新實踐。其中,全新車載游戲商店的推出,打破了傳統車機功能的邊界,將娛樂生態融入駕駛空間;沉浸式座艙渲染體驗則通過高精度建模與實時渲染技術,營造出極具未來感的駕乘環境;而與AI深度結合的智能座艙系統,則通過語音交互、場景預判等功能,重新定義了人車關系的可能性。
針對行業普遍關注的HMI車機系統同質化問題,Unity中國平臺技術總監楊棟在采訪中指出,當前國內車企在引擎工具層面的技術儲備已足夠支撐功能開發,但差異化競爭的瓶頸在于“設計思維的局限”。他觀察到,許多車機系統雖功能繁多,卻因界面布局趨同、交互邏輯單一,導致用戶體驗缺乏辨識度。“技術是骨架,設計是靈魂”,楊棟強調,車企需從用戶場景出發,通過創新交互設計打造獨特體驗,才能在硬件同質化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談及海外版特斯拉在輔助駕駛中開放車載游戲的現象,楊棟從技術演進規律出發,認為這預示著汽車行業正邁向“虛擬場景載體”的新階段。他以手機行業為例:十幾年前,手機僅作為通訊工具存在,而今已深度融入支付、辦公、娛樂等生活場景,構建起完整的數字生態。類似地,當自動駕駛技術成熟,駕駛行為從“手動操作”轉向“自動托管”,座艙空間將突破傳統功能定位,演變為集娛樂、辦公、社交于一體的移動空間,車載游戲僅是其中一環。
對于汽車屏幕形態的未來演變,楊棟提出“需求驅動設計”的觀點。他指出,若駕駛需求消失,原本用于操控的物理區域將轉化為空白空間,用戶可根據個性化需求打造專屬場景——可能是移動影院、私人工作室,或是虛擬社交空間。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思維,或將重新定義汽車的產品形態與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