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綿陽科技城新區近日舉辦的一場聚焦人工智能的專題活動中,四川省智能導盲機器人聯合研發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該實驗室由成都觸乾科技有限公司與綿陽市五八機器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組建,并獲得四川省殘聯的大力支持,旨在通過技術創新為視障群體提供更智能的輔助工具。
實驗室的核心研發方向是具備多模態交互能力的智能導盲機器人。這類設備將集成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深度攝像頭等傳感器,實現360度無死角的環境感知,并能在黑夜、雨雪等復雜天氣條件下穩定工作。相較于傳統導盲犬依賴視覺和聽覺的感知方式,機器人通過技術手段突破了生物能力的局限,可提供更精準的導航輔助。
綿陽五八機器人科技總經理戴健指出,智能導盲機器人不僅具備避障和引路功能,還能通過導航地圖、目標識別、人臉識別等技術,成為視障者的綜合性生活助手。例如,用戶可通過語音指令查詢路線、識別周圍物體或與家人進行遠程溝通。機器人的維護成本顯著低于導盲犬,無需投入大量時間進行喂養和情感培養,且使用壽命更可控。
活動現場同步發布了多項創新成果,包括“四川省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空管智能助手”和“九章智控平臺”等。其中,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是全省首個專注于機器人實體訓練的基地,為技術迭代提供了關鍵支撐。
作為國家級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和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綿陽科技城新區在機器人產業領域已形成完整生態。區域內不僅建有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館和智能制造產業園,還規劃了超200萬平方米的高端載體,涵蓋研學基地、未來產業園等功能板塊,為技術轉化和產業升級提供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