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板塊今日迎來集體爆發,果鏈核心企業立訊精密(002475.SZ)開盤即封漲停板,股價攀升至60.95元,距離2020年創下的歷史峰值僅一步之遙。受此帶動,蘋果概念股全線走強,市場對消費電子產業鏈的復蘇預期顯著升溫。
市場熱議的焦點集中在OpenAI與立訊精密的合作傳聞上。據知情人士透露,雙方已簽署協議共同開發消費級AI硬件設備,立訊精密將承擔至少一款產品的組裝任務。該設備目前處于原型開發階段,計劃深度整合OpenAI的人工智能模型,實現環境感知與新型人機交互功能。盡管立訊精密方面未對傳聞作出正面回應,但產業鏈人士證實OpenAI已與國內供應鏈展開具體項目合作。
根據披露的產品規劃,OpenAI擬推出的AI硬件涵蓋智能眼鏡、數字錄音筆及可穿戴徽章等"伴侶型"設備,首批產品預計2026年底至2027年初面世。華泰證券分析指出,硬件布局是OpenAI"核心AI訂閱+開源端側生態"戰略的關鍵環節,中國供應商憑借全球生產資源優勢將持續受益,未來兩年在AI基礎設施、機器人及端側新品推動下,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
OpenAI的硬件野心早有端倪。今年5月,該公司以65億美元收購蘋果前設計總監喬尼·艾夫創立的io Products公司,并從蘋果挖角20余名消費硬件領域資深員工,其中不乏效力蘋果超15年的技術骨干。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此前透露,OpenAI與io合作的新型AI硬件預計2027年在越南量產。
除立訊精密外,歌爾股份也進入OpenAI供應鏈視野。作為AirPods、HomePods和AppleWatch的組裝商,歌爾股份正與OpenAI接洽揚聲器模塊等組件供應事宜。受此消息提振,9月22日歌爾股份股價開盤大漲,最終收漲超7%。
蘋果新機熱銷成為另一重要推手。郭明錤在社交平臺發文稱,iPhone 17系列首個周末預訂量超越前代iPhone 16系列。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Pro Max、Pro及標準款計劃產量同比增長約25%,等候交付時間較去年延長約一周,顯示市場需求強勁。
高盛追蹤的Apple.com預購數據顯示,iPhone 17全球交貨周期普遍延長,標準版和Pro Max機型增加最多達8天。中國大陸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平均交貨時間延長17天至27天,創下近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