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BOT未來引力”2025北京機器人文化節暨iCAN未來機器人創業挑戰賽啟動發布會近日在京舉行。本次活動由昌平區聯合iCAN大賽資源及國內外高校共同打造,以“產品創新與場景示范雙輪驅動”為核心理念,旨在通過政企校研多方協作,加速推進“北部機器人產研示范區”建設,助力國際領先的機器人產業集群崛起。
活動現場匯聚了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十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北新建材、中建材創新科技研究院等央國企代表也參與其中。昌平區委常委、副區長柳強在致辭中指出,此次活動是昌平區響應北京市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實踐,通過構建“1+5+1”產業體系,推動機器人技術與本地產業深度融合,助力創新項目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iCAN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發起人、北京大學教授張海霞表示,機器人產業已進入“全民感知”階段。文化節通過“可觸摸、可互動”的體驗形式激發公眾科技興趣,而創業挑戰賽則為青年人才搭建成長通道,加速其從技術學習者向產業推動者的轉變,為行業儲備優質資源。
據iCAN大賽組委會秘書長辛向軍介紹,創業挑戰賽將圍繞機器人核心技術突破與場景化解決方案設置賽道,通過賽事孵化與資源對接打造產業創新“加速器”;同期舉辦的機器人文化節則聚焦全民科普,國慶期間將在北京超極合生匯推出四大特色場景,涵蓋機器人競技、生活應用、教育體驗及新品發布等領域,帶來50余項互動體驗。
圓桌對話環節,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胡標、北京深藍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院長王旭等嘉賓圍繞機器人創新發展展開探討,聚焦技術研發與產業需求對接、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等關鍵議題,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思路。與會專家指出,當前昌平區機器人產業規模已突破百億元,石頭科技、月泉仿生等企業推出全球領先產品,松延動力人形機器人訂單總額破億元,區域產業生態持續完善。
在空間布局方面,未來科學城集團建設的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園(昌平)一期5.6萬平方米空間將于年底投用,集成“創新+生產+總部+平臺”全鏈條功能;平臺建設上,4家聯合創新平臺、4個測試實驗室及5個檢驗檢測平臺已投入使用;資金支持層面,設立2支10億元母基金及直投基金,并出臺10條專項措施,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達1億元。
此次活動的啟動標志著昌平區在機器人產業領域的進一步布局。通過文化節與創業挑戰賽的聯動,區域將匯聚更多產業資源,激發創新活力,為全國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政產學研用”協同的示范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