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羅永浩因“西貝預制菜”相關爭議成為網絡熱議對象。在回應預制菜話題時,他以“劣幣驅逐良幣”的經濟現象作類比,卻意外引發部分網友對其債務問題的關注。有網友提出質疑,認為個人債務未清者不應過多參與公共議題討論。
針對債務爭議,羅永浩公開澄清:法律強制要求其個人償還的債務已在五年前結清,后續主動償還的均為公司層面的債務,這些債務在法律層面并不屬于其個人責任范圍。這一表態迅速引發公眾對其真實債務狀況的討論。
回溯事件背景,2018年錘子科技因銷量低迷(累計不足500萬臺)陷入資金危機,羅永浩因此背負約6億元債務。為履行還款承諾,他于2020年轉型直播帶貨行業,通過高強度工作塑造“自嘲式還債”形象,逐步推進債務清償進程。
債務規模的變化為事件增添復雜性。據公開信息,羅永浩的債務總額已從最初的6億元增至13億元。2024年8月,他宣布與百度優選達成合作,意圖通過新平臺加速還款。這一舉動被視為其應對債務壓力的最新策略。
債務糾紛的另一方是紫輝創投合伙人鄭剛。作為錘子科技早期投資者,鄭剛多次公開討要1500萬元欠款,并已通過法律途徑維權。這場持續數年的債務拉鋸戰,因羅永浩的最新聲明可能迎來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