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泰達汽車論壇上,賽力斯集團首席技術官周林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破局之道展開深度探討,提出“融合向新”是推動行業變革的核心方向。他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已演變為多學科技術交叉融合的產物,唯有通過技術跨界、生態協同與系統突破,才能實現產業效能的質變。
在技術融合層面,賽力斯構建了多維創新體系。其智能增程系統通過云端AI中樞實現毫秒級響應,可對700余項參數進行全息監控,同時覆蓋超過1100種駕駛場景的智能適配,形成從電池管理到安全防護的閉環生態。硬件架構方面,企業首創“三底座”模式,將硬件模塊、軟件系統與生態服務深度整合,打造出可插拔、可編程、自適應的整車平臺,使用戶體驗實現指數級提升。
產業協同領域,賽力斯與華為的跨界合作開創了行業先河。雙方聯合打造的問界品牌,不僅實現了汽車制造與ICT技術的深度融合,更通過“廠中廠”模式重構供應鏈體系。該模式將核心供應商引入生產環節,形成高度集成的產業生態,使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得到雙重保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問界品牌已累計提供19.5萬次安全服務、8000次遠程診斷,為用戶節省維修時間超30萬小時。
面對全球化競爭,周林強調需構建三維協同體系:宏觀層面實現國內外市場雙向賦能,中觀層面完善前后端服務配套,微觀層面促進企業要素均衡發展。目前,賽力斯正通過“問界山河·智駕歐洲行”活動及慕尼黑車展等國際平臺,加速海外布局。其首創的產業鏈集成模式,已吸引全球頂級供應商共建創新生態,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周林透露,賽力斯將持續深化智能電動技術革新,通過與生態伙伴的深度融合,重塑高端出行體驗。企業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技術融合成果覆蓋至90%的主力車型,同時構建覆蓋50個國家的全球服務網絡,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完成從規模擴張到價值躍遷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