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摩托車博覽會近日在重慶拉開帷幕,這場為期四天的行業盛會通過“展、賽、會、演、節”五大板塊,為山城注入強勁活力。作為重慶汽摩產業的核心承載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攜多家企業深度參與,展現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與全球化布局的最新成果。
在重慶金橋機器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內,自動化生產線正高速運轉。機械臂精準抓取零件,1500余種凸輪軸產品從流水線末端魚貫而出。這家擁有近40項國家專利的企業,近日通過全資子公司重慶眾立宏軸科技有限公司,在科學城高新區摘得10億元投資項目。該項目將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核心零部件研發基地,規劃年產能1000萬臺套,預計年產值突破6.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500個。
“傳統汽摩企業必須通過智能化破局。”金橋制造負責人表示,公司已實現凸輪軸設計開發、工藝質量等環節的國內領先水平。這種轉型并非孤例,科學城高新區正以新能源細分賽道為突破口,推動30余家規上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通過“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數字系統,區內企業實現生產數據實時互通,智能制造場景覆蓋率達82%。
面對國內摩托車市場2008年后的增長瓶頸,重慶汽摩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作為最早布局全球化的車企之一,鑫源汽車在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州的Asaka Motors工廠正式投產,規劃月產能1500臺。通過本地化生產,X30、T30等主力車型成本降低23%,2023年該品牌在烏茲別克斯坦月銷量突破600輛,T3系列更奪得細分市場銷量冠軍。
“我們針對中亞路況調整了車輛懸架系統,并開發適應高溫環境的電池組。”鑫源汽車國際業務總監透露,企業在烏茲別克斯坦已建立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與12家物流企業達成合作,累計培養本地技術人才300余名。目前,其海外布局已延伸至越南、意大利等50個國家,形成“研發-生產-服務”的全鏈條體系。
科學城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借助摩博會平臺,區內將重點展示汽摩產業數字化協同成果。通過構建“未來工廠”聯盟,10家鏈主企業已實現訂單、庫存、物流數據共享,帶動上下游300家企業提質增效。隨著陸海新通道與“一帶一路”的深度融合,重慶汽摩正從產品出口向技術標準輸出轉型,2024年海外本土化生產占比預計提升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