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化工板塊向來以強周期性著稱,股價波動常呈現數年上漲與數年下跌的交替特征。這種劇烈波動既讓部分投資者財富縮水,也催生了少數企業的財富神話。近期,化工行業代表性企業金發科技因股價劇烈震蕩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其股價在短期內經歷漲停到跌停的極端行情,成為投資者熱議的焦點。
追溯企業成長史,金發科技的發展軌跡堪稱中國制造業升級的縮影。1993年,袁志敏帶領創始團隊在廣州天河科技東街一間20平方米的辦公室起步,憑借2萬元啟動資金切入改性塑料領域。針對普通塑料耐熱性差、易燃等缺陷,團隊通過添加玻璃纖維、阻燃劑等材料,成功開發出性能提升的改性塑料產品。這種創新材料迅速獲得海爾、長虹等家電巨頭的訂單,為企業發展奠定基礎。
1998年面對國際巨頭的收購要約,管理層堅持自主研發道路,提出"創世界品牌,建百年金發"的發展目標。次年企業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研發的高阻燃材料占據國內家電市場九成份額。2004年登陸上交所主板后,企業抓住汽車輕量化趨勢,研發的"以塑代鋼"技術使保險杠、發動機部件材料銷量激增,2007年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塑料供應商并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國際化布局方面,企業2013年收購印度子公司后,陸續在美國、歐洲、馬來西亞設立生產基地,目前海外產能占比已超三成。業務版圖從最初的改性塑料擴展至特種工程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碳纖維復合材料及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形成多元化產業格局。
2019-2021年期間,企業迎來高光時刻。新冠疫情催生全球口罩需求,熔噴布價格從2萬元/噸飆升至70萬元/噸,公司快速轉產實現業績爆發。2020年營收達350.61億元,凈利潤45.88億元,醫療板塊毛利率高達76%,單年利潤超過此前六年總和。股價從2018年10月的2.07元低點,兩年多時間暴漲至31.57元,漲幅達14倍,吸引大量散戶投資者跟風買入。
但周期行業的特性很快顯現。2021年熔噴布價格暴跌引發醫療板塊毛利率驟降至36.89%,疊加綠色石化項目虧損和手套業務暫停,當年凈利潤降至16.6億元,同比減少63%。2022年改性塑料均價跌至六年新低,2023年手套項目、綠色石化業務累計計提減值超11億元,股價三年累計下跌近80%,最低跌至7元附近。
轉機出現在2024年,企業業績出現明顯反彈。改性塑料銷量同比增長20.78%,綠色石化業務扭虧為盈,海外營收占比提升至45%,全年凈利潤達8.25億元。2025年上半年延續增長態勢,營收316.36億元,凈利潤5.8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5.5%和54.12%。其中改性塑料銷量130.88萬噸,車用材料、新能源材料銷量顯著增長,碳纖維復合材料更切入低空經濟領域,應用于無人機和eVTOL飛行器。
新材料領域的突破為企業帶來新機遇。研發的PEEK材料因減重30%、耐磨性提升數倍的特性,被應用于人形機器人關節制造。隨著2025年宇樹科技IPO臨近,市場對機器人產業鏈的炒作升溫。盡管金發科技僅通過多層股權結構間接持有宇樹科技0.32%股份,但股價仍受資金追捧,7-9月累計漲幅超100%,9月17-18日連續漲停。
這種非理性炒作在9月19日遭遇當頭棒喝,人形機器人概念股集體重挫,金發科技與臥龍電驅、五洲新春等個股跌停。市場分析指出,當前股價已嚴重偏離基本面,投資者需警惕概念炒作退潮后的風險。數據顯示,公司20萬股東在短期暴利后面臨巨大不確定性,這為市場參與者上了生動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