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近日宣布,因部分SU7標準版電動汽車存在安全隱患,將實施大規模召回計劃。此次召回涉及車輛總數達116887輛,生產日期范圍為2024年2月至2025年8月。召回依據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及相關實施辦法,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已向主管部門備案召回方案。
召回原因聚焦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潛在風險。具體而言,當L2級高速領航輔助功能開啟時,車輛對極端特殊場景的識別與處置能力可能不足,若駕駛員未及時接管,可能增加碰撞概率。與傳統機械故障召回不同,此次問題通過遠程軟件升級(OTA)即可解決,無需車主到店維修。小米汽車將通過短信、APP推送等方式通知用戶,并指導完成系統更新。
根據《小米汽車答網友問(第191集)》披露,召回范圍內的車輛需升級至Xiaomi HyperOs 1.10.0版本。此次更新包含兩大核心功能優化:一是輔助駕駛速度控制策略升級,新增“動態車速”功能,可依據道路環境自動調整車速,提升高速通行連貫性,同時優化大車避讓繞行邏輯;二是“泊車偏移輔助”功能升級,允許車主根據車位情況選擇偏左、居中或偏右停放,解決狹小車位上下車困難問題,并支持停車偏移選擇記憶。
需注意的是,“泊車偏移輔助”功能目前僅適用于垂直車位和斜列式車位,暫不支持水平側方車位及機械車位。在車位尺寸較小或障礙物距離過近的情況下,啟用該功能可能導致車輛輕微壓線。小米汽車提醒用戶,盡管問題通過軟件修復,但仍需在特定場景下謹慎使用。
此次召回并非小米汽車首次采用OTA方式解決安全隱患。今年1月,該公司曾因授時同步異常導致智能泊車輔助功能探測失效,召回30931輛SU7標準版汽車,同樣通過遠程升級完成修復。同一時期,特斯拉也因軟件缺陷分兩批召回超120萬輛電動汽車,分別涉及后視攝像頭功能異常和電子助力轉向系統失效問題,均采用OTA技術解決。
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提升,召回重點正從傳統機械部件轉向算法、傳感器及軟件邏輯等“隱形隱患”。智能駕駛系統、車機交互等功能的穩定性,已成為影響行車安全的關鍵因素。盡管軟件問題以無形方式存在,但其導致的輔助駕駛故障、影像系統異常等缺陷,同樣可能危及人身安全,車企需及時響應并主動召回。
據小米汽車披露,截至目前,此次召回未引發任何事故或人員傷亡。特斯拉1月的召回案例也表明,部分軟件缺陷因硬件協同問題無法通過OTA解決,需線下更換部件。例如,特斯拉曾針對無法遠程升級的車輛,通過服務中心免費更換行車電腦主板,以消除安全隱患。
業內人士指出,汽車技術迭代加速背景下,召回事件可能呈現多樣化趨勢。無論是硬件故障還是軟件缺陷,車企均需以負責任的態度,通過透明溝通與高效行動維護用戶信任。小米汽車在本次召回中,通過詳細解答用戶疑問、快速推進升級流程,展現了積極應對的姿態。而特斯拉此前從發現問題到啟動召回僅用7天,亦快于行業平均水平,為行業樹立了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