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行業迎來重大合作動態,英偉達與英特爾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前者將向后者投入50億美元資金,共同推進下一代數據中心及客戶端處理器的研發工作。這一舉措被視為重塑PC與數據中心市場格局的關鍵一步,同時對亞洲半導體供應鏈產生差異化影響。
摩根大通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產品設計層面的協同,而非制造環節的轉移。盡管英特爾可能在未來承接部分英偉達產品的代工業務,但短期內臺積電的領先地位仍難以撼動。報告特別強調,首批合作產品預計將繼續由臺積電生產,這主要得益于其在高性能計算代工領域的技術優勢。目前雙方尚未宣布采用英特爾的18A或14A先進制程節點,反映出后者在工藝成熟度上仍需提升。
對于臺積電而言,短期風險處于可控范圍。分析師認為,即使未來出現部分訂單分流,適度競爭反而有助于緩解其因絕對市場主導地位可能引發的監管壓力。從長期看,這種競爭格局可能比完全壟斷更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不過報告也承認,隨著英特爾逐步完善先進制程能力,臺積電或將面臨溫和但持續的競爭挑戰。
聯發科在此次合作中承受的沖擊更為直接。作為英偉達在PC領域的前任獨家合作伙伴,其與英偉達在計算和汽車芯片領域的合作優勢將因英特爾的介入而被削弱。摩根大通分析指出,英特爾x86架構與英偉達GPU的組合可能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方案,特別是在AI工作站市場。相比之下,基于Arm架構的Windows生態系統發展持續低于預期,這進一步壓縮了聯發科的市場拓展空間。盡管其首款與英偉達合作的PC芯片即將量產,但長期發展前景已顯黯淡。
AI PC市場有望成為最大受益者。當前該品類增長乏力,主要受制于兩大因素:英特爾現有處理器搭載的NPU性能不足,以及高通等ARM陣營供應商未能實現預期增長。分析師認為,英偉達的圖形與AI技術若能與英特爾CPU深度整合,可能催生更具吸引力的產品組合,從而推動市場進入新的增長周期。特別是英特爾最新Lunar Lake處理器市場反響平平的背景下,這種技術融合顯得尤為關鍵。
從供應鏈角度看,此次合作的影響呈現明顯分化。與英特爾產品設計直接相關的廠商將獲得顯著利好,而代工設備供應商的受益程度相對有限。報告特別提到,市場對英特爾擴大資本支出的預期,仍取決于其14A制程能否贏得更多客戶信任。目前來看,合作帶來的訂單增長主要集中于產品端,而非制造環節,這導致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受益程度出現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