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人工智能領域迎來一項突破性成果——科大訊飛正式發布“星火東盟多語言大模型底座”。該系統支持馬來語、印尼語、泰語、越南語等十種東盟主要語言,通過實時翻譯與語義理解技術,為跨國企業、國際會議及跨境貿易提供智能化語言解決方案。這一創新標志著中國AI技術首次以全自主可控的國產化軟硬件架構,實現東盟多語言場景的深度覆蓋。
據技術團隊介紹,該模型在國產化服務器與芯片環境下完成訓練,通過多模態數據增強與跨語言對齊算法,使不同語言間的翻譯準確率提升至92%以上。在商業應用層面,系統不僅具備基礎的語言轉換功能,更整合了行業知識圖譜,可針對金融、法律、物流等專業領域提供精準的術語翻譯與上下文理解。測試數據顯示,在跨國商務談判場景中,系統能使溝通效率提高40%,決策周期縮短近三分之一。
配套發布的硬件產品同樣引發關注。訊飛雙屏翻譯機2.0采用雙屏異顯設計,支持中英及東盟十國語言的離線翻譯,特別優化了商貿場景下的價格協商、合同條款等專用語料庫。而面向企業用戶的訊飛翻譯SaaS平臺,則通過云端部署實現多終端實時協作,已與東南亞多家電商平臺完成系統對接。教育領域推出的中文智慧教學系統(東盟版),內置動態語音評測與文化情景模擬功能,幫助學習者在6個月內達到HSK3級水平。
戰略層面,科大訊飛在展會期間與華為、老撾電信、馬來西亞Mydin集團等12家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共建“AI+語言”服務生態。其中,與泰國數字經濟促進局的合作將重點開發政務多語言服務平臺,預計覆蓋泰國77個府的對外服務窗口。馬來西亞合作伙伴透露,首批5000臺翻譯設備已投入吉隆坡國際機場免稅店使用,幫助商戶與各國游客實現無障礙溝通。
技術專家指出,該系統的突破性在于解決了低資源語言的建模難題。通過遷移學習與小樣本增強技術,模型在緬甸語、柬埔寨語等數據稀缺語言上仍保持85%以上的翻譯準確率。這種技術路徑為全球其他區域的多語言開發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目前已有中東、非洲地區的機構表達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