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主導Twitter收購直播視頻平臺Periscope的前產品負責人Kayvon Beykpour,攜全新AI創業項目Macroscope重返科技舞臺。這款專為開發者與產品管理者打造的AI系統,旨在通過自動化代碼庫分析、錯誤檢測與深度洞察,解決工程團隊協作中的效率痛點。周三,Beykpour正式宣布該產品面向全球開發者開放。
Macroscope的核心團隊由三位連續創業者組成:Beykpour擔任CEO,其兒時伙伴Joe Bernstein與Rob Bishop擔任聯合創始人。Bernstein曾參與Periscope開發,并主導過2009年出售給Blackboard的教育科技項目;Bishop則于2016年將計算機視覺公司Magic Pony Technology出售給Twitter。三人累計創業經驗覆蓋直播、教育科技與機器學習領域,為新項目注入深厚技術基因。
針對工程團隊普遍面臨的協作困境,Beykpour直言:"在Twitter這樣擁有數千名工程師的組織中,我70%的工作時間都耗費在追蹤項目進度上,這既低效又令人沮喪。"他指出,當前開發者依賴JIRA、Linear等工具進行任務管理,卻因信息分散導致大量時間浪費在會議溝通中。Macroscope的解決方案是通過AI自動化處理這些重復性工作,讓工程師專注代碼開發。
該系統采用"AI理解引擎"技術架構,通過抽象語法樹(AST)解析代碼結構,結合大型語言模型實現深度分析。用戶只需安裝GitHub應用并可選集成Slack、JIRA等工具,系統即可自動追蹤代碼變更、生成PR摘要并識別潛在錯誤。對于產品管理者,系統提供實時項目更新、資源分配建議及自然語言查詢功能,例如直接詢問"本周團隊完成了哪些功能開發"即可獲取結構化回答。
在代碼審查工具競爭激烈的市場中,Macroscope通過內部基準測試證明其優勢:對100余個真實bug的檢測中,其捕獲率比次優工具高5%,同時生成的評論量減少75%。Beykpour強調:"無論技術背景如何,用戶都能用自然語言與系統交互,這比打斷同事詢問進度更高效且成本更低。"
商業模式方面,Macroscope采用訂閱制,每位活躍開發者每月收費30美元,基礎套餐包含5個席位并支持企業級定制。目前服務僅限GitHub Cloud用戶,但已吸引XMTP、United Masters、Bilt等科技公司及A24Labs等創意機構采用。
資本層面,這家總部位于舊金山的20人團隊于今年7月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由Lightspeed合伙人Michael Mignano領投,Adverb、Thrive Capital和Google Ventures跟投。至此,Macroscope累計融資達4000萬美元,為產品迭代與市場擴張提供充足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