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2025年“湖北人才周”啟動儀式上,湖北人形機器人產業成為全場焦點。這個匯聚了80余家重點企業的產業集群,已形成從整機制造到核心零部件、智能系統的完整生態鏈,成為全國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增長極。
活動現場,多款代表湖北技術實力的機器人產品集中亮相。其中武漢光谷華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楚寶”系列機器人,憑借流暢的肢體動作和智能交互能力引發關注。這家專注于人形機器人整機制造的企業,總經理閆樹蒙在交流中透露:“現在招聘專業人才比過去容易多了,產業生態的完善讓人才更愿意扎根湖北。”
政策支撐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引擎。省人社廳在會上重點推介的“楚天英才計劃”,明確每年將支持不少于200名卓越工程師和青年拔尖人才開展技術攻關。該計劃通過真金白銀的投入,已幫助法睿蘭達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等企業解決人才引進難題。這家以移動機器人為核心產品的科技企業,研發團隊中來自北大、上交大的高層次人才占比顯著,其創始人李大偉通過“車谷英才”“武漢英才”等政策獲得發展機遇,總工程師劉詩聰博士則享受到了經開區的專項人才補貼。
產業生態的優化帶來人才磁吸效應。武漢光谷華匯公司通過與高校合作培養專業人才,同時借助機器人產品在春晚等重要場合的展示,顯著提升了行業影響力。閆樹蒙表示,公司正開展“人才與產業體系互為賦能”專項調研,計劃為優化人才生態提供實踐參考。
海外引才方面,湖北荊楚人形機器人有限公司負責人特別提到股權激勵政策和生活保障措施的雙重吸引力。武漢便捷的城市環境和完善的配套設施,配合產業發展的廣闊前景,形成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強大吸引力。該公司負責人坦言:“從物質激勵到生活便利,湖北的人才政策真正做到了全方位覆蓋。”
在人才周啟動儀式上,法睿蘭達公司總裁辦秘書鄭曉倩格外關注政策細節。她透露,公司正對照新政梳理人才資質,計劃組織符合條件的研發人員申報專項支持。目前該企業研發人員占比超過半數,核心團隊均具有十年以上行業經驗,這種人才結構為企業技術突破提供了堅實保障。
隨著系列人才政策的落地實施,湖北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形成“政策引才-產業聚才-生態留才”的良性循環。從高校實驗室到產業園區,從核心技術攻關到市場應用推廣,完整的人才鏈條正在推動這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邁向更高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