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OpenAI聯合哈佛大學、杜克大學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How People Use ChatGPT》,截至2025年7月,ChatGPT周活躍用戶已突破7億,覆蓋全球約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口,每周處理消息量達180億條。該報告基于2024年5月至2025年6月期間消費者版ChatGPT的150萬條真實對話樣本,揭示了用戶使用行為的深層特征。
研究指出,用戶更傾向于通過ChatGPT優化現有內容,而非完全依賴其生成全新內容。在寫作類任務中,改寫、潤色、翻譯及邏輯優化等加工型操作占比達三分之二。例如,用戶常將初稿輸入系統,要求調整句式結構或優化表達流暢度。這種使用模式反映出用戶對工具輔助性功能的強烈需求。
從使用動機看,用戶行為可分為"提問"、"執行"和"表達"三大類。其中"提問"類需求占比最高,但在工作場景中,"執行"類操作(如數據分析、方案制定)的占比顯著提升。研究團隊分析稱,這表明職場用戶更注重工具的效率提升功能,而非單純的信息獲取。
用戶畫像呈現顯著特征:女性用戶占比52%,26歲以下群體貢獻了近半數消息量。地域分布方面,中低收入國家的用戶增長速度超過高收入地區,印度、尼日利亞、巴西等國成為主要增量市場。研究特別提到,這些地區的用戶更頻繁地將ChatGPT應用于教育輔導和職業技能提升場景。
報告還發現,用戶使用習慣存在明顯場景差異。學生群體主要利用工具完成作業修改和論文潤色,職場人士則側重于會議紀要整理和報告優化。值得注意的是,35%的用戶表示會定期檢查ChatGPT生成的修改建議,這種"人機協作"模式正在重塑內容創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