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貝與羅永浩之間的爭議,意外地將預制菜這一話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
華與華兄弟中的華楠,在朋友圈分享了他對預制菜的獨到見解。他提到,預制菜在加工過程中,為了延長保質期、保持風味或提升口感,可能會添加一些如保水劑、護色劑或非天然調味劑等成分,這些添加劑的健康影響確實不容忽視。
然而,華楠也指出,相較于預制菜,非預制菜在食品安全方面可能存在更大的隱患,尤其是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的問題。他強調,這些有害物質的危害遠超預制菜中的添加劑,甚至可能達到十倍以上的程度。相比之下,預制菜在農殘和重金屬的控制上往往更為嚴格,這得益于其標準化的生產工藝和相對容易的監管環境。
“很多人對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了解不足,因此難以意識到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污染的嚴重性。”華楠表示,“同時,他們也不太清楚工業化加工與自由市場加工之間的巨大差異。”
華楠進一步解釋說,預制菜之所以能夠在食品安全上表現更佳,是因為其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的特點使得品質控制變得更為容易。只要生產流程中的清洗和檢測環節得到嚴格執行,預制菜的安全性就會遠高于一般飯店從菜市場采購的食材。
對于預制菜是否新鮮的問題,華楠認為這更多取決于個人的口味偏好。但他也提醒,對于了解餐飲行業的人來說,自由市場飯館的品控穩定性往往令人擔憂。
此前,西貝的一位廚師曾公開表示,如果他們的廚房都不干凈,那么外面恐怕就沒有干凈的地方了。這句話雖然略顯夸張,但也從側面反映了餐飲行業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復雜性和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