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重塑全球投資格局,中國A股市場的AI主題基金成為2025年資本市場的焦點。隨著AI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芯片、算法、應用等細分領域迎來爆發式增長,相關主題基金年內表現亮眼。據統計,截至9月16日,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年內漲幅超過60%,帶動多只AI主題基金凈值攀升,其中部分產品憑借精準的布局和專業的團隊管理脫穎而出。
在AI主題基金的激烈競爭中,量化投資能力成為區分業績的關鍵因素。以華夏基金旗下的人工智能AIETF(515070)為例,該基金自2019年成立以來,已成為AI投資領域的標桿產品。截至2025年9月15日,其年內回報率達59.89%,近一年回報率高達132.89%,成立以來累計回報85.03%。這一成績的取得,與其基金經理李俊的量化背景密不可分。李俊擁有法律與金融復合背景,早年從事證券合規工作,2008年加入華夏基金后深耕量化投資領域,至今已有17年從業經驗。在管理AIETF過程中,他通過構建動態算法模型,對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波動性標的進行精準權重調整,有效捕捉了寒武紀、科大訊飛等龍頭企業的成長紅利。
李俊的量化管理策略在2024-2025年AI芯片周期中表現尤為突出。面對算力需求激增和國產化替代的市場機遇,他通過數據驅動的配置策略,提前布局中際旭創等核心標的,使基金回報率顯著跑贏大盤。這種將量化工具視為“AI大腦”的決策模式,不僅過濾了市場噪音,更實現了可持續的超額收益。業內人士指出,AI主題指數涉及多維度技術標的,傳統主觀判斷難以應對數據爆炸的挑戰,而量化模型能夠通過歷史回測和實時監控,優化持倉結構并控制回撤風險。
在科創板領域,華寶基金推出的科創人工智能ETF同樣引人注目。該基金成立于2025年,聚焦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截至9月15日年內回報率達23.5%。其重倉的中芯國際、寒武紀等科創“獨角獸”企業,在估值修復過程中貢獻了主要收益?;鸾浝碡S晨成的CFA資格與量化經驗,為產品管理提供了雙重保障。自2009年加入華寶基金以來,他先后擔任數量分析師、投資經理等職務,管理過上證180價值ETF等多只指數產品。在科創板AI股普遍具有高研發投入和政策敏感性的背景下,豐晨成通過優化持倉分散度,有效規避了單一芯片股的“黑天鵝”風險。
豐晨成的投資邏輯體現了CFA框架與量化技術的深度融合。在2025年“東數西算”政策擴展的背景下,他提前布局AI下游應用領域,推動基金從被動跟蹤轉向主動引領。這種轉變源于其對風險調整后收益的嚴格把控——通過數量分析工具,基金能夠在保持高貝塔特性的同時,控制組合波動率。數據顯示,具有量化或科技研究背景的基金經理,其管理的AI主題產品業績分化度明顯低于其他類型管理者,這印證了專業背景對復雜科技賽道投資的重要性。
從行業層面看,AI基金經理的專業構成正呈現明顯特征。據統計,在頭部AI主題基金中,擁有量化投資或科技研究背景的經理占比超過80%。這種趨勢與AI投資的核心痛點高度相關:當市場面臨數據爆炸和技術迭代加速時,算法決策的效率遠高于人工判斷。例如,在2025年AI算力短缺階段,具備量化能力的經理通過歷史回測模型,優先配置了凈資產收益率(ROE)突出的產業鏈環節,而缺乏相關經驗的管理者則容易在主題輪動中滯后。這種專業壁壘的形成,正在重塑AI主題基金的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