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工智能(AI)在投資領域的應用引發廣泛關注,甚至有未成年人加入嘗試行列。17歲的高中生內森·史密斯便是其中之一,他受廣告啟發,投入數百美元開展了一場“人機對決”,試圖驗證AI在股市中的盈利能力。
實驗于2025年6月啟動,史密斯選用GPT-4o和DeepSeek兩款AI模型,為其設定統一規則:以100美元本金,在美國市值低于3億美元的微型股中交易。兩款AI的初始策略截然不同:DeepSeek迅速將全部資金投入市場,而GPT-4o則采取更為保守的操作。
實驗初期,DeepSeek因依賴過時數據,短期內虧損18.06%;而GPT-4o憑借實時數據獲取能力,收益率一度達到6.72%。這種差異源于模型的信息更新機制——GPT-4o能實時抓取市場動態,而DeepSeek僅能分析歷史數據。
隨著時間推移,GPT-4o的優勢愈發明顯。兩個月后,其投資組合累計漲幅達25.2%,遠超同期標普500指數4.5%的漲幅。其中一筆交易更是在一周內實現超10%的收益,令史密斯對AI的表現感到意外。不過,他也強調,實驗規模和時間有限,結果僅供參考,不可視為投資建議。
事實上,AI參與股市交易并非新鮮事。多項研究顯示,ChatGPT等工具在評估股票吸引力和回報率方面表現出一定預測能力,為投資策略提供了新方向。但史密斯提醒,盡管實驗結果積極,投資者仍需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