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西貝餐飲創始人賈國龍在行業交流群中的發言截圖引發廣泛關注。根據曝光的對話內容,賈國龍首先承認此前應對顧客批評的方式存在失誤,并表示將調整服務理念:"餐飲業本質是服務行業,顧客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他同時引用流行語稱"顧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顧客如初戀",承諾將推動企業向透明化轉型,特別提出要學習胖東來超市的經營模式。
然而事件很快出現轉折。在后續流出的對話片段中,賈國龍將矛頭指向知名企業家羅永浩,直言其"作為網絡意見領袖,用不實言論誤導公眾,堪稱行業毒瘤"。他特別提到羅永浩此前對西貝預制菜業務的批評,認為這種公開質疑超出正常商業評論范疇,甚至使用"網絡黑社會"等激烈措辭。
針對上述指控,羅永浩在當晚的直播中作出強硬回應。他出示社交媒體截圖證明,自己最初僅就菜品口感和價格提出質疑,并未涉及企業誠信問題。羅永浩透露,西貝方面曾威脅采取法律行動,但后續開放后廚的舉措反而暴露出更多問題——媒體調查發現部分所謂"現做"菜品實際使用速凍食材,這與其宣傳的"新鮮現制"存在明顯差異。
"賈總前腳說要向行業標桿學習,后腳就在私下場合人身攻擊,這種雙重標準讓人難以接受。"羅永浩在直播中展示法律條文,就"網絡黑社會"等表述是否構成誹謗征求觀眾意見,并強調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他特別指出,作為消費者提出改進建議是正當權利,企業負責人將商業爭議升級為個人攻擊的行為極不專業。
事件持續發酵之際,羅永浩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聲明:"某些企業家的道歉缺乏誠意,試圖將商業糾紛轉化為個人恩怨。奉勸中間人不要再做和事佬,否則只能絕交。"這條措辭強硬的微博配以事件時間軸圖解,詳細梳理了從菜品質疑到人身攻擊的全過程,目前該動態已獲得數十萬網友轉發。
據餐飲行業分析師觀察,這起爭議暴露出傳統餐飲企業在應對新媒體時代的困境。當消費者監督與企業家情緒發生碰撞,如何平衡危機公關與法律邊界成為新的課題。目前雙方均未有進一步實質性動作,但這場風波已引發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和消費者權益的廣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