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東方全球創新伙伴大會2025(BOE IPC 2025)上,董事長陳炎順宣布了一項重大戰略:未來三年,企業將投入500億元用于研發,5000億元用于采購,以推動產業鏈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這一舉措旨在應對中國顯示產業當前所處的弱周期狀態,幫助企業在新的競爭環境中實現突圍。
近年來,中國顯示產業經歷了從大幅震蕩到小幅調整的周期轉變。面對這一變化,顯示面板企業需要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并通過新技術改造傳統生產模式和戰略。AI大模型的快速發展為消費電子終端帶來了全面重構,同時也為上游產業提供了革新的契機。
京東方早在2024年初就將AI納入企業整體發展戰略。陳炎順介紹,公司成立了AI+創新與應用委員會,規定每年將營業收入的0.5%用于AI研發,并強調AI必須與生產、制造和運營深度融合。這一戰略在今年的IPC大會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全場布展和主題討論均圍繞AI展開,展示了數字人主持、AI巡檢機器人、AI超真實影像生成技術等創新成果。
京東方推出的藍鯨顯示大模型是面向行業的大模型系列,具備全模態、多場景、高精度和強推理的特點,可為工業制造、產品服務和企業運營提供數智化解決方案。陳炎順指出,AI在國際展會上的廣泛應用促使京東方加速推進AI在產品、制造和運營中的落地,通過產業資源整合和需求動態匹配實現技術突破。
隨著AI技術的深度融入,京東方在制造環節實現了顯著提升。AI加制造通過智能化重塑計劃生產、品質和環境等核心領域,有效降低了試驗成本,縮短了研發周期,并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陳炎順舉例稱,AI自動檢測設備已取代人工,一臺設備可替代至少三名工人,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保持了品質的穩定性。目前,京東方正在全力打造高效率、低成本、優品質的AI工廠,首批規劃已落地。
在運營環節,AI同樣展現出巨大潛力。通過對業務流轉數據的建模和實時分析,AI可對供應鏈中斷和價格波動進行風險預警,全面提升企業運營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和抗風險能力。陳炎順強調,企業必須將AI發展與生產運營緊密結合,以提升效率和價值。
推動企業與AI的融合需要實實在在的投入。京東方去年宣布,將在2030年前投入千億元用于研發,萬億元用于采購,落地500項合作課題。今年的IPC大會上,京東方交出了階段性答卷:過去三年,公司投入超400億元用于研發,支出采購資金超3700億元,合作落地項目超過250項。未來三年,京東方將繼續投入超500億元研發和超5000億元采購,以拉動行業發展。
500億元研發資金的使用備受關注。根據規劃,AI作為戰略核心,每年將獲得營業收入0.5%的投入。以2024年1983.8億元的營收計算,京東方每年在AI上的投入約為10億元。目前,公司有超過500名專業人員從事AI技術研發,但陳炎順坦言,AI煥新仍處于初期階段,未來將逐步打通生產工藝和研發環節的痛點,形成系統化解決方案。
AI對顯示產業的革新需要產業鏈各方協同完成。京東方宣布三年5000億元采購計劃,正是為了聯動更多產業伙伴推動變革。陳炎順表示,500億元研發不是單打獨斗,除了自有產業研發外,還將與客戶共建聯合實驗室,共同研發未來產品。京東方計劃在全球多個國家或地區設立營銷和研發機構,強化海外工廠布局,完善全球產業生態體系,提升國際化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