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余杭南湖未來科學園,一臺名為“有鹿-AI130”的商用巡掃機器人正靈活穿梭于園區道路。當檢測到行人靠近時,它立即停下并發出語音提示:“穿格子衫的先生,請留意腳下安全。”待行人通過后,機器人便繼續執行清掃任務。這款搭載具身智能通用大腦Master 2000的設備,憑借“即插即用”的模塊化設計,以30萬元單價出口歐洲市場后仍供不應求,今年3月更斬獲6億元海外訂單。
9月25日至29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將在杭州舉行。作為我國首個以數字貿易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展會,本屆博覽會將首發人形機器人跨境直播、AI數字人知識產權管家等30余項前沿技術。在博覽會開幕前夕,20余家媒體走進杭州數智企業,提前感受數字貿易的創新脈動。
在西湖區天堂軟件園,E簽寶創始人金宏洲正帶領團隊深耕AI電子簽名領域。自去年獲得工信部電子認證服務許可證后,該企業位于新加坡、中國香港和德國法蘭克福的數據中心已全面投入運營。“電子簽名已從工具升級為數智時代的基礎設施,我們的目標是讓全球四分之一人口使用e簽寶服務。”金宏洲介紹,企業正通過AI技術重構電子合同生成流程,用戶輸入關鍵詞即可自動生成定制化協議。
錢塘江南岸的比科奇微電子實驗室里,研發團隊正在攻關5G/6G與衛星通信融合技術。公司創始人蔣穎波博士手持一枚25毫米見方的芯片介紹:“這是PC802系統級基帶芯片,首次實現了‘星地通話’功能。通過統一通信協議,衛星、無人機和地面基站可以無縫互聯,相當于把太空基站裝進了口袋。”這項突破使得偏遠地區也能享受穩定的高速通信服務。
浙江數字貿易的蓬勃發展在數據中得以印證:2024年全省數字貿易總額達8218.5億元,同比增長14.5%,連續六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數字貿易進出口額達4149.5億元,同比增長13.2%,繼續領跑全國。作為核心區,杭州上半年數字貿易額超1600億元,同比增長16%,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等龍頭企業帶動形成數字安防、云計算、大數據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
在制度創新層面,浙江正牽頭對接DEPA、CPTPP等國際高標準規則,在數字原產地認證、跨境數據流動、AI倫理治理等領域開展壓力測試。省商務廳負責人表示:“數字貿易已成為浙江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增動能的關鍵引擎,我們正將國家創新發展數字貿易的部署轉化為實際成果。”
即將開幕的第四屆數貿會上,30余項全球尖端技術將集中亮相,包括能自主規劃直播路線的人形機器人、可實時監測知識產權風險的AI數字人等。這些創新成果不僅展現著杭州作為數字貿易高地的技術實力,更勾勒出中國在全球數字貿易版圖中的活躍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