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形機器人競技的舞臺上,靈活的機器人以驚人的速度沖向終點,觀眾的歡呼聲此起彼伏。與此同時,在美的荊州洗衣機工廠的生產線上,這些“智能同事”正忙得不亦樂乎:“美羅”機器人正精準地搬運洗衣機部件,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在車間內高效穿梭,而“玉兔”機器人則一絲不茍地檢查著每一臺洗衣機的運行狀態。這一切,都在工廠集控中心的大屏上得到了實時的展現,由“工廠大腦”統一調度。
近日,美的荊州洗衣機工廠榮獲了WRCA(世界紀錄認證機構)頒發的“全球首個多場景覆蓋的智能體工廠”認證。這一榮譽不僅是對美的在智能制造領域創新的認可,更是對其數智化轉型成果的肯定。
走進這座工廠,數智化變革的氣息撲面而來。在注塑車間,人形機器人“美羅”以其七自由度仿生臂,輕松搬運起9公斤重的洗衣機后桶。完成搬運任務后,它無需人工指令,自動切換到安全巡檢模式。與此同時,由多臺AMR機器人組成的物流矩陣,在“工廠大腦”的精準指揮下,靈活穿梭于車間的各個角落,確保物料搬運的及時與準確。
在洗衣機的檢測環節,“玉兔”機器人的引入同樣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逐臺檢測洗衣機面板的運行狀態,不僅將單輪巡檢時間縮短至半小時,頻次翻倍,還大大降低了誤檢和漏檢率。更重要的是,“玉兔”具備自主決策能力,能夠自動啟動下一項測試,實現全程無人化巡檢。
“工廠大腦”作為這座智能體工廠的神經中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采用高可用、高可擴展的分布式多智能體架構,通過Agent-to-Agent(A2A)通信實現智能體自治協同。同時,集成工業大模型推理引擎,進一步增強智能決策能力。每天,30億條工業數據如潮水般涌入“工廠大腦”,為其決策能力提供源源不斷的“養料”。
美的荊州洗衣機工廠的這場數智化變革,并非一蹴而就。回憶起項目啟動時的場景,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仍記憶猶新。面對場景選擇、“工廠大腦”切入點以及所需資源等一系列問題,團隊只能邊討論邊規劃,邊推翻邊迭代。對美的這樣的制造業巨頭而言,從0到1搭建智能體工廠的難度,遠不止于技術層面。意識的轉變、生產模式和制造范式的接受,以及自身定位和角色的調整,都是必須跨越的障礙。
然而,美的敢于“革自己的命”。早在13年前,美的集團就啟動了“632工程”,旨在通過軟件驅動業務和科技一致性變革,構建統一的經營管理體系。這一舉措為美的后續的智能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浪潮的興起,美的更是將AIGC確定為集團“四大戰略”主軸之一。在集團戰略的指引下,荊州洗衣機工廠開啟了向智能體工廠的轉型之路。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美的組建了一支跨部門協作的專項團隊。這支團隊不僅包括了深耕生產一線、熟悉工廠實際運營的荊州工廠本土團隊,還匯聚了專注數字化領域、具備技術落地經驗的EDP專家,以及來自美的內部的研發骨干力量。從工廠規劃、實驗室檢驗到工廠落地,在三方力量的協同下,荊州工廠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就完成了“煥新”。
數智化轉型為美的帶來了顯著的業績增長。在美的集團發布的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中,營業總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523億元和26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7%和25%。其中,智能家居業務收入1672億元,同比增長13.3%;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收入同比增長20.8%至645億元。B端業務表現尤為強勁,以機器人與自動化、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筑科技為代表的三大板塊,構成了美的的第二增長曲線。
未來,智能體工廠將作為鏈接C端產品力與B端解決方案能力的核心載體,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智能化生產將為C端產品提供品質保障,推動品牌高端化進程;另一方面,其孵化的智能物流、工業機器人、AI質檢等成熟解決方案,可對外輸出支撐B端業務,形成雙向驅動的業績增長新路徑。美的正加速將“智能體工廠解決方案”復制至集團內部,并向外部工業企業開放賦能,助力更多企業實現數智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