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機器人正逐漸從工業生產線走向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幫手。在養老院、景區乃至家庭,保姆機器人正以多樣化的功能,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在養老院,機器人已成為老人們的新伙伴。它們不僅能下棋聊天,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還能進行推拿、輔助康復等專業服務。例如,AI棋類機器人能陪伴老人下棋,同時提供教學服務;AI理療機器人則通過艾灸、推拿等手段,為老人帶來健康呵護。陪伴機器人還能引導老人進行太極拳等健身活動,讓養老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在深圳市養老護理院,已有20多家企業的機器人設備入駐。這些機器人各具特色,有的擅長技術,有的則更懂老年人的生活習慣。護理院院長李錫坡表示,機器人能夠承擔標準化、重復性的工作,有效緩解護理員短缺的問題。然而,個性化評估、心理疏導等任務,仍需依賴專業的護理員。
除了養老院,機器人也已走進景區、酒店等公共場景,成為“社區管家”。在北京金海湖碧波島度假區內,智能機器人不僅能實時解答游客咨詢,推薦特色項目,還能通過環境監測系統,實時反饋景區的人流、天氣及安全數據,助力景區實現精細化管理。
在家庭場景,保姆機器人同樣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目前,市面上已涌現出多種類型的家庭教育機器人,它們不僅能陪伴孩子成長,還能進行學業輔導。有的機器人能夠批改作業、精講知識點,引導孩子學習機器人的編程和調試。這些機器人企業與小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研發、課程開發及教育場景應用。
然而,盡管保姆機器人在多個場景已初顯身手,但走進家庭仍需時日。家庭環境復雜多變,對機器人的實時感知、決策和執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優必選科技首席品牌官譚旻指出,如杯子就有茶杯、水杯、保溫杯等不同類型,這對機器人的泛化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因此,能夠絲滑處理各種家務的保姆機器人,還需進一步研發和完善。
盡管如此,不少企業正瞄準家用保姆機器人這一賽道,加緊研發。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興興表示,人形機器人在服務業和工業領域有望得到初步應用,但家用人形機器人的推廣可能會相對慢一些,因為家庭環境對人形機器人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優必選科技創始人周劍則認為,機器人在家庭場景的落地將分兩步走,先實現陪伴功能,再逐步拓展服務功能。
在政策層面,中國對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近年來,中國已成為全球機器人第一大消費市場和生產大國。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機器人在更多民生領域的應用。例如,《“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機器人的推廣;而《“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則聚焦十大應用重點領域,包括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教育等。
在智慧康養方面,中國牽頭制定的世界首個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已正式發布,為產品安全性與適老化設計明確了規范。同時,工信部、民政部等部門正聯合開展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結對攻關與場景應用試點工作,推動相關產品在家庭、社區和養老機構等場景中的應用驗證和迭代升級。在智慧家政方面,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也發布了相關政策,鼓勵智能制造、家政等領域開展校企合作,加強智能家居、家庭服務機器人等產品研發和技術升級。
在政策、技術與市場需求的共同驅動下,中國保姆機器人產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各具特色的保姆機器人正加速走進人們生活,為美好生活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