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制造業的面貌,而廣東省作為中國的制造業大省,正積極引領這一變革。特別是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廣東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近日,一段展示粵產機器人自主換電能力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視頻中,深圳優必選公司研發的Walker S2工業人形機器人,憑借其全球首創的熱插拔自主換電系統,自主前往換電柜,利用雙臂協同操作,在短短三分鐘內完成了電池更換,迅速恢復工作狀態。這一創新不僅標志著人形機器人在能源管理上的重大突破,也為人機協作的新模式提供了無限遐想。
據業內人士透露,Walker S2所實現的“7×24小時不間斷工作”能力,不僅是人形機器人能源管理領域的一座里程碑,更預示著未來人機協作的新趨勢。隨著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諸如“人工智能訓練師”等新興就業崗位或將應運而生,為勞動力市場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Walker S2的熱插拔自主換電系統集成了多項核心技術,包括原創雙電池動力平衡技術、標準化電池倉快換技術設計以及雙臂協同精準換電技術。這些技術的運用,不僅讓人形機器人具備了連續作業的能力,還有效降低了人力維護成本,提升了整體生產效率。在實際應用中,機器人還能根據任務優先級自主選擇換電或充電,實現了智能化管理。
這一創新技術的問世,迅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作為港股“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優必選,其股價在消息發布后的交易日里一度大漲近10%。同時,產業界也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新技術的認可。據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公示,優必選科技成功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中標金額高達9051.15萬元,創下了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單筆采購訂單金額的新高。
人形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在汽車制造、電子產品組裝等領域,它們能夠承擔標準化、重復性的工作,將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然而,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協會執行會長張崟指出,人形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只是過渡階段。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形機器人將更多地進入家庭和與人交互的場景,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張崟強調,人形機器人的終極目標是進入家庭場景,與人類進行更細膩的交互和服務。雖然目前人形機器人在穩定性和安全性方面還存在挑戰,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未來,人形機器人將具備更強大的情感交互能力和更穩定的服務性能,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于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方向,張崟認為,機器人需要在“大腦”和“小腦”方面持續發力。“大腦”指的是機器人的智能決策系統,這是機器人能夠自主規劃工作路徑和操作流程的關鍵。而“小腦”則指的是機器人的運動控制能力,這涉及機器人的靈活性、協調性和精準性。只有當機器人的“大腦”和“小腦”都足夠發達時,才能在多類復雜的真實場景中高效、精準地完成任務。
隨著人形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大量新的就業機會也將應運而生。在機器人研發、生產、調試、維護等環節,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同時,隨著人形機器人算法的優化迭代及其在各個行業的滲透,還將催生一些與機器人應用相關的新職業。這些新職業的誕生,不僅為勞動力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也為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