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盛大啟幕,本次大會以“智能時代,全球攜手前行”為核心議題,匯聚了來自超過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重量級嘉賓。他們圍繞深化科技創新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普惠發展,以及確保智能技術向善等多個方面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這已經是上海連續第八年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今年的大會不僅是一場科技盛宴,更是人工智能發展歷程中的一次重要里程碑。
從大型AI模型、智能體到多樣化的AI終端設備,從實驗室中的算法模型到各行各業的“生產力引擎”,AI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化,不斷突破人類的想象邊界。在展覽現場,人們可以深刻感受到,這場全球AI領域的“科技盛會”不僅展示了最新的創新成果,更是一部生動的AI發展歷史。
今年的展覽現場,人形機器人成為了絕對的明星。去年,18臺人形機器人在展覽現場列隊迎賓,與觀眾互動,成為了大會的亮點。而今年,人形機器人真正走上了工作崗位,展示了它們的“十八般武藝”。傳統展覽被改造為AI日常化沉浸劇場,機器人化身為老上海里弄中的技能高手,在修理鋪、小賣部等場景中,完成各種精細動作。
復旦大學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帶來的“自適應視觸覺AI傳感器”首次亮相,搭載了傳感器的機械臂能夠輕松抓取果凍、嫩豆腐等易碎物品,并擺出各種造型。該傳感器通過視觸覺傳感技術,將復雜的觸覺信息轉化為高緯度視覺信息,再通過AI模型的算法,讓機器人擁有了媲美人類皮膚的觸覺感知能力。
在展覽現場,擎朗雙足服務機器人XMAN-F1成為了小賣部的主理人,無論是制作爆米花還是調制冰鎮飲料,它都游刃有余。而侍酒師XMAN-R1則能夠準確識別訂單內容,并展示精準的“調酒”技藝。這些機器人不僅模擬了服務人員的動作邏輯與姿態,還融入了場景需求,對應崗位規范化流程,在擁擠的展臺環境中依然能夠穩定移動并提供安全服務。
云百生公司帶來的全自主AI超顯微手術機器人也在現場展示了其精細操控能力,能夠執行醫生在高倍顯微鏡下從事的精密手術,精度可達微米級。這款機器人是在香港科技大學上海產教融合中心孵化的,核心部件均為國產,未來上市后價格將是進口產品的十分之一。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共發布了3000余項前沿展品,展覽規模創歷史新高,其中智能機器人展品就有60余款。從早期的機械臂到如今具備“自主思考”能力的具身智能體,上海WAIC見證了機器人的飛速成長。
在文保數字化方面,合合信息將南京博物院的《坤輿萬國全圖》官方文物復制件帶到了大會現場,展示了其最新的無線掃描技術。觀眾只需通過上下、左右滑動拍攝視頻,AI就能消除大尺寸文檔圖像拼接中的錯位、細節模糊、色彩失真等問題,實現高清掃描和無痕拼接。
走進商湯科技的展臺,仿佛來到了一個充滿未來感的“生態園”。觀眾可以體驗到AI伴學新體驗,如元蘿卜全棋種對弈機器人、AI隨身學伴等多模態交互產品;還能感受到情感交互的升維,如全球首款寵物喂養AI毛絨玩具、AI養成潮玩等多款智能交互玩偶。
網易推出的國內首款AI原生學習硬件——有道SpaceOne答疑筆也備受關注。這款展品深度融合了自研的子曰教育大模型與DeepSeek-R1推理模型,能夠“看懂、看清楚”圖形題、幾何題等復雜題型的細節,并進行推理、整合、檢查再輸出講解。
在創意領域,由自由量級孵化的一站式AI音樂創作與消費平臺“音潮”也在大會上國內首秀。它以秒級的創作速度與易用性,極大降低了音樂制作的門檻,讓沒有相關知識和技能的音樂素人也能隨時、隨地、隨心創作歌曲。
無問芯穹在展會上首次發布了其全規模AI效能躍升方案,展示了三大“操作系統級”產品,分別面向跨地域智算網絡、智算集群與多形態智能終端等全規模場景,統一適配多元算力,提供從模型調度、性能優化到AI應用部署的全鏈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