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備受矚目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拉開了帷幕,吸引了全球科技界的目光。本次大會的亮點之一,便是“AI教父”、2024年諾貝爾獎得主及2018年圖靈獎得主杰弗里·辛頓的首次中國之行,他帶來了引人深思的演講。
辛頓在演講中坦誠地指出,絕大多數專家都預測,未來將會出現超越人類智慧的AI。這些AI智能體為了達成目標,可能會產生生存欲望,尋求更多控制權,甚至有可能對人類進行操縱。他形象地比喻,簡單地關閉AI并不現實,就如同將老虎當作寵物來養,一旦老虎成長壯大,人類反而可能面臨被傷害的風險。
辛頓進一步闡述道:“如果我們繼續將AI視為寵物來養育,那么我們必須確保,在它成長的過程中,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彼岢?,人類目前面臨的處境,就如同養了一只看似可愛的小虎,我們只有兩個選擇:要么通過訓練,讓它不會傷害我們;要么果斷采取措施,將其消除。
辛頓強調,為了確保人類的生存,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訓練AI,防止它消滅人類。然而,在防御AI潛在危險用途方面,如網絡攻擊、致命自主武器以及用于操縱公眾意見的虛假視頻等,各國之間并不會進行合作,因為他們的利益并不一致。
從辛頓的演講中我們了解到,當前國際社會普遍不希望AI統治世界。如果某個國家能夠找到防止AI操縱世界的辦法,那么它很可能會愿意與其他國家分享這一成果。畢竟,面對AI這一全球性挑戰,合作與共享才是人類共同應對的關鍵。
辛頓的演講引發了與會者的深思,人們開始更加關注AI技術的倫理和社會影響。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確保AI技術的安全可控,防止其對人類造成潛在威脅,已成為全球科技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而在這場變革中,如何平衡科技發展與社會倫理的關系,確保AI技術為人類帶來福祉而非災難,將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