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前谷歌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發表了引人深思的見解。他指出,當前全球AI發展的格局呈現出鮮明的對比:在中國,領先的AI模型普遍采取開源策略,并開放權重,而在美國,情況則截然不同,主流模型既不開源也不開放權重。
施密特對中國AI領域的快速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過去兩年間中國取得了顯著成就。他強調,中美兩國應當攜手合作,共同致力于維護全球穩定,確保AI技術能夠安全、可控地服務于人類社會。施密特本人持樂觀態度,堅信中美之間能夠重建信任,正如歷史上曾多次做到的那樣。
談及AI技術的未來發展,施密特預測,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將迎來更深層次的推理能力和更先進的算法。然而,他也指出,目前尚無法準確界定技術發展的邊界。因此,他呼吁中國、美國及其他國家應加強溝通與合作,在面對AI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時,如自主獲取武器、自我復制或未經授權的學習等,不應簡單地采取禁止措施,而應通過對話和引導,確保技術發展不失控。
施密特進一步強調,面對AI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間的合作與對話至關重要。只有在關鍵節點上達成共識,才能有效應對AI可能帶來的挑戰,確保技術的健康發展,為人類社會的未來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