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電視遙控器這一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卻在無意間成為了一些開發者眼中的“搖錢樹”。令人驚訝的是,并非通過技術創新或設計革新,而是通過精準捕捉用戶在特定情境下的迫切需求,這些開發者成功地將一個簡單的電視遙控器應用(App)轉化為了一項利潤豐厚的業務。
數據顯示,一款名為TV Remote的電視遙控器App,在2024年的某個月內實現了近87萬美元的收入,折合人民幣約600萬元。更令人咋舌的是,這樣的高收入并非曇花一現,該App在接下來的月份中依然保持著穩定的收益,月收入高達89萬美元。而類似這樣高收入的電視遙控器App并非個例,有報告指出,在2024年發布的“無趣但賺錢”的應用報告中,21款電視遙控器App的年收入均超過了100萬美元,其中一款更是在17個月內狂攬1600萬美元。
那么,是哪些用戶群體在為這些遙控器App買單呢?通過調查iPhone銷量最高的幾個國家(包括中國、美國、日本、英國和印度)的App Store工具類排行榜,我們發現,美國用戶對這類App的需求尤為突出。在美國,有6款遙控器App進入了排行榜前50名,下載量遙遙領先其他國家。這一現象的背后,是美國獨特的電視文化和近年來興起的“剪線族”趨勢。
美國人對電視的依賴程度超乎想象,據統計,美國家庭平均擁有近3臺電視機。而“剪線族”的興起,即告別傳統有線電視,轉向使用智能電視和流媒體盒子的用戶群體,更是為這些遙控器App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當用戶在急需使用電視卻找不到遙控器時,這些第三方遙控器App便成為了他們的救星。然而,這些App并非完全免費,用戶在使用基礎功能如開關機、調音量、換頻道時,往往需要支付訂閱費用。
這些App的商業模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個極短的免費試用期(通常為3天),之后自動續訂為年費,價格高達40美元。許多用戶在緊急情況下先訂閱了服務,卻忘記了在試用期結束后取消續訂,導致被扣費。這種套路并不新鮮,它有一個專門的名字:薅羊毛軟件(Fleeceware)。這類軟件往往提供簡單的功能,如手電筒、內存清理等,但通過高昂的自動續訂訂閱費來獲取利潤。
盡管這些App的定價策略備受爭議,但它們確實捕捉到了用戶在特定情境下的迫切需求,并利用這一點實現了高額收益。對于消費者而言,面對這類應用時需要保持警惕,仔細閱讀條款,避免陷入自動續訂的陷阱。畢竟,一個簡單的電視遙控器功能,本不應成為如此高昂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