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業界傳出消息,上海計劃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正式授予Robotaxi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牌照。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
7月25日,某Robotaxi企業的負責人在接受“中證金牛座”媒體采訪時透露:“根據目前所了解的信息,上海發放示范運營牌照的可能性非常大。若今年內實現,將標志著相關服務提供商能在上海特定路段啟動無人化收費運營,上海Robotaxi商業化運營也將邁入新階段。”
參考TrendForce集邦咨詢于7月15日發布的報告,該機構預測到2035年,中美兩國的Robotaxi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445億美元和36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191.77億元和2617.9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96%和61%。
針對當前中國Robotaxi市場規模約為52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72億元)的現狀,集邦咨詢認為,在中國自動駕駛領域參與者眾多且積極性高、電動汽車供應鏈大力支持的背景下,Robotaxi車輛及其自動駕駛方案的硬件成本將迅速下降,這將促使每公里費用降低,從而增強用戶的使用意愿。
盡管Robotaxi產品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但仍面臨諸多挑戰。不同地區的監管政策差異、高準入門檻、長期的投資回報周期以及一系列社會問題,都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