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期發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公司的總收入下降至225.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2%。在汽車業務方面,營收同樣出現了下滑,降至166.7億美元,同比跌幅達到了16%。盡管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已經回歸,但特斯拉的銷量下滑趨勢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在美國市場,特斯拉正面臨“大而美”法案生效后帶來的新挑戰。而在中國和歐洲市場,小米、比亞迪等本土電動車品牌的崛起,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馬斯克本人也承認,特斯拉將度過幾個艱難的季度,主要壓力來自于汽車業務的放緩、自動駕駛技術的監管挑戰,以及在機器人領域的早期投入可能帶來的負毛利率。
為了應對當前的困境,特斯拉計劃推出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推出長軸距版的Model YL車型,以及一款旨在振興銷量的平價新車。同時,特斯拉也在自動駕駛技術和機器人領域尋求突破,以期在未來能夠找到新的增長點。
在財報發布后,特斯拉的股價也受到了影響。截至當地時間7月24日美股收盤,特斯拉的股價報收于305.3美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了8%。這一跌幅反映出市場對于特斯拉當前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