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激烈競爭中,各大造車新勢力紛紛亮出了2024年的成績單,展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其中,理想汽車和零跑汽車尤為引人注目,它們已經實現了單季度盈利,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理想汽車以1445.6億元的營收領跑新勢力陣營,連續兩年營收過千億,彰顯了其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盈利能力。盡管凈利潤同比下跌31.9%,但80.32億元的凈利潤依然讓其他同行望塵莫及。理想汽車在現金儲備上也頗為充裕,擁有超過1100億元的現金儲備,為后續的研發和市場擴張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在交付量方面,理想汽車全年交付了50余萬輛新車,同比增長近三分之一,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地位。
與理想汽車相比,零跑汽車雖然營收規模較小,但其增長速度卻令人矚目。2024年,零跑汽車營收同比大漲92%,達到321.6億元。更為關鍵的是,零跑汽車在第四季度實現了凈利潤轉正,成為繼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勢力車企。這一成就不僅標志著零跑汽車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上的顯著提升,也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雖然尚未實現盈利,但它們的財務狀況正在逐步改善。蔚來汽車全年營收達到657.3億元,同比增長18.2%,同時現金儲備保持在400億元以上。盡管凈虧損依然高企,但蔚來汽車正在通過技術升級和成本優化來逐步縮小虧損幅度。小鵬汽車則展現出了更強的增長勢頭,營收同比增長33.2%,凈虧損大幅收窄至57.9億元。毛利率的提升和研發投入的增加,讓小鵬汽車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充滿了期待。
小米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后來者,其表現同樣令人矚目。2024年,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收入達到328億元,全年交付新車超過13萬輛。盡管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但小米汽車憑借其在智能生態方面的優勢,以及不斷推出的新車型和產能的提升,有望在未來實現盈利。極氪汽車作為吉利集團旗下的新能源品牌,也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2024年,極氪汽車營收同比增長46.9%,全年銷量達到22萬余輛。隨著品牌業務的深度整合和全球化戰略的推進,極氪汽車有望在2025年實現單季度扭虧為盈。
在資本市場上,這些造車新勢力同樣備受矚目。小米集團宣布配售新股籌資約425億港元,用于業務擴張和研發投資。蔚來汽車則獲得了寧德時代的戰略投資,進一步增強了其資金實力。小鵬汽車生態企業小鵬匯天也成功完成了A輪融資,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極氪汽車更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刷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史上最快上市紀錄。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從“政策紅利驅動”轉向“技術+市場雙驅動”,各大造車新勢力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2025年,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升級和全球化戰略的落地實施,造車新勢力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誰能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和市場拓展方面取得突破,誰就能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