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討論娃娃娃娃哈哈的事情,大星突然想起2018年的一件往事。
那一年,除了修家譜,談退休不一定是宗馥莉接班外,宗慶后在浙江德清成立了科技創新公司,業務范圍全是高新科技,比如:
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能技術。
盡管娃哈哈很快否認自己要造車,但是因為這二十多年跨界干過童裝、奶粉、保健品、白酒,甚至還弄過房地產,大家還是覺得他們就是要造車。
2018年那會兒,造車新勢力們迅速崛起。李斌的蔚來汽車在納斯達克上市,何小鵬的小鵬G3下線交付。當時何小鵬告訴我,造車的門檻是200個億。
現在宗慶后幾個子女在爭的20多億美元信托,金額好像也差不多。這么多錢想無損變成美元,我想不到什么比“造車”更合適。
但也保不齊宗慶后是真的想造車,因為做飲料和做汽車的底層邏輯可能差不多。
以娃哈哈最經典的產品AD鈣奶為例,大家都知道牛奶有營養,但孩子不愛喝,最好有人能做一款孩子愛喝的奶,還能補維生素A、D和鈣。
同樣,消費者喜歡空間大,內飾好,乘坐體驗好的車,但以前這種車一般都是以BBA為代表的高檔國外品牌,動不動就要100萬。如果中國人能做出帶冰箱沙發大彩電,還特別智能的車,價格只要25到50萬,用戶們為什么還要買BBA?
你看,都是極致的消費者決定一切的邏輯。
2018年時,消費者有新需求,新勢力的互聯網創業者們對此非常敏感,加上扁平化管理的組織造就的超強執行力,讓他們在當時成為市場上唯一的“AD鈣奶”。
比如說小鵬吧,從有公司到G3下線,3年時間,這個速度在傳統車企不敢想象。
但也有傳統車企不單想了,而且做了。2018年,一些國有企業成立了子品牌,比如長安的深藍,東風的嵐圖。
那會兒沒人拿他們當回事兒,因為按照過往經驗,國企在高度市場化的領域是絕對打不過民營企業的。
但有意思的是,去年的新勢力銷量榜上,他們和蔚小理廝殺的非常熱鬧。
我研究了一下這些國企是怎么追上來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嵐圖的CEO盧放,去年在演示自己家車自動泊車功能的時候,是自己把車開到四川龍頭山大斷崖上大撒把實測的。
今年3月測自己家產品AEB的時候,130公里時速蒙上了雙眼。
這些行為看起來危險,其實一點也不安全。將近50歲的國企領導,你擱這兒拼什么命???!
我翻了翻盧放的簡歷,同濟大學汽車專業本科,吉林大學車輛工程碩博,入行后在一汽產品方向上干了將近20年,然后去了東風。要是晚上幾年大學,應該能趕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奠基人萬鋼博士在同濟當汽車學院院長。
這樣的宗門天驕大星以前見過不少,個個眼高于頂,沒有人比我更懂手機和汽車。正好最近嵐圖FREE+發布,大星看了一下發布會。
這輛5座SUV有華為智駕和座艙,有冰箱彩電大沙發,有女王副駕,還只要21.99萬起。
我是邊看邊笑,濃眉大眼的科班出身國企領導,怎么也學會和用戶一起發燒這一套了?答案盧放自己說了,他來嵐圖的第一件是就是要做一家“用戶型企業”:
用戶變了我們就跟著變,用戶勸我們干什么我們就干什么。
大星多年前問過一個體制內出身的朋友為什么一定要辭職去南方,他沉吟良久說,我就想看看能不能做出讓老百姓喜歡的東西。看看FREE+,明顯就是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逆向研發”。
大家別以為改變自己很簡單,大星舉個例子。車企的設計部門和產品部門如果因為產品的某個細節打架,從打起來到解決,外企可能要三四個月,國企常規要一兩個月,新勢力車企:
最多一周。
這要求企業的組織非常扁平并且敏捷,嵐圖FREE這個車系從5年前上市到現在,我數了數改進版本有7次。而且,為了留住最好最高效率的人才,激勵要到位。嵐圖核心員工有自己企業股份的不少,經常干國企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為啥我覺得嵐圖的用戶型企業有點意思,因為我發現他們真挺狠。
比方說座椅研發,他們請了上百位不同體型的用戶深度測了15輪,從座椅骨架到發泡材質,從調節角度到支撐曲線,每一個參數都進行反復調校。再比方說內飾,20種面料進行了連續1個月的用戶盲測,僅憑指尖來感受面料的柔軟度、透氣性和耐磨性,以及模擬真實環境,測試抗污漬、抗褪色的表現,最終才選定了內飾面料。
大家別覺得不重要,有個很壞的例子,某個以奶爸車為賣點的車企,后排坐墊下面的控制電路板被孩子一泡尿給澆廢了,還記得不?
按照嵐圖自己的統計,在1366 項升級中,直接源于用戶建議的比例高達73%,381 項安全升級里有197項來自用戶直接反饋。
用戶看得到的地方,他事無巨細都聽用戶的。涉及安全和自己專業性的東西,他們就偷偷做了。
而且是老板自己第一個去當小白鼠。
比如之前的夢想家是唯一一個做過美標碰撞測試的MPV,這次的FREE+的全鋁底盤和前雙叉臂+后H臂多連桿結構是德系車愛用的。其實現在買車的年輕一代用戶都不太在意這個。
我覺得這說明在競爭充分,消費者話語權大的市場條件下,國企是完全可以自我革命的。而且你說這種國企變了吧,在滿足用戶的同時,它又以國企標準在看不見的地方更嚴要求自己,這才是最難得的。
大家經常爭論國企和民企的意義,其實爭論沒有意義,誰能滿足消費者需求,誰更能為消費者創造價值,誰就是好公司。
純凈水行業是這樣,汽車行業是這樣,所有行業都是這樣。
關注星球視頻號,熟知寰宇人間事
加大星微信:Howbigstar 備注公司-職業
給我一個在看,我能撬動整個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