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鏡市場近期迎來了大模型技術的加持,引發廣泛關注。阿里巴巴即將發布自研AI眼鏡,小米也早已推出了售價親民的小米AI眼鏡,這些大廠的動作無疑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智能眼鏡行業的真實狀況究竟如何?技術是否已經成熟到足以引領一場革命?帶著這些疑問,藍鯨科技記者專訪了XREAL的創始人徐馳。XREAL,這家在智能眼鏡領域深耕八年的企業,近期因與谷歌聯合發布Project Aura項目而備受矚目,成為谷歌在全球AR領域唯一合作的中國企業。
據IDC數據顯示,在2025年第一季度,XREAL在全球AR/VR市場中的份額緊隨meta之后,超越了字節跳動,位列第二。盡管成績斐然,但徐馳對智能眼鏡行業的看法卻異常冷靜。
“這個行業真的很難,不是一個能快速賺錢的地方。”徐馳直言不諱。他認為,智能眼鏡仍處于行業的早期階段,甚至可以說是上半場的上半場。過去十年里,真正從這個行業中獲利的企業寥寥無幾,除了像高通這樣的“鏟子”供應商,幾乎沒有公司實現盈利。當前的“百鏡大戰”更多反映的是市場熱度,而非技術成熟度的提升。
盡管徐馳認可AI技術為智能眼鏡帶來的機遇,認為大模型技術不僅為XR設備提供了全新動力,更可能重塑整個交互范式,但他對當前市場上的AI眼鏡能力卻持保留態度。
“現在的AI眼鏡,智商也就相當于一個5歲小孩。”徐馳說道。他指出,很多產品甚至無法看清文字,說明核心的視覺能力尚未完善。核心問題在于視覺鏈路不完善、交互體驗碎片化,以及芯片算力架構不匹配。因此,XREAL今年并沒有推出AI眼鏡的計劃,徐馳認為,現階段行業在核心能力上的積累還遠遠不夠,盲目跟風并不可取。
不過,徐馳并不否認部分廠商在現有框架內的優化能力,他認為小米在這個領域已經達到了頂峰,將現有供應鏈的解決方案優化到了極致。但他也強調,這種基于現有零部件組合出的產品,短期內難以支撐大規模的出貨需求。
與那些強調整合供應鏈、主打AI助手功能的產品路線不同,XREAL選擇了另一條路。他們將產品定位為“便攜大屏”,主要用于視頻娛樂、游戲、移動辦公等內容消費場景。徐馳表示,XREAL在做的是“產品減法”,比起堆疊功能,他們更傾向于明確、單一、好用的產品。
7月23日,XREAL發布了新一代產品XREAL One Pro,延續了上一代的輕量化設計,并配備了1080p Micro-OLED顯示模組和自研的X1空間計算芯片。新版本在光學模組、算力架構和生態協同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XREAL還發布了一款配套攝像頭配件XREAL Eye,可以將原本僅支持3DoF的眼鏡升級為支持6DoF體驗。
在談及XREAL的技術壁壘時,徐馳表示,公司從創立初期就選擇了重研發投入的路徑,重點布局芯片和光學系統等底層能力。他認為,這種早期對“水下能力”的投入,使XREAL在行業中具備了一定的技術門檻。XREAL的差異化路徑是從芯片和光學等底層技術切入,而非僅依賴供應鏈集成。
其中,自研的空間計算芯片X1(現已升級為X1S)是核心組件之一,支持低延遲和空間定位能力,并適配多個平臺。XREAL還自研了光學模組系統,與芯片進行協同優化。這種軟硬一體化的設計,旨在解決AR設備普遍存在的厚重和續航受限問題。
對于與谷歌合作的Project Aura項目,徐馳透露,該產品將采用分體式架構,外接一個專屬計算單元。其中眼鏡部分搭載XREAL升級版的自研X1S芯片,外接計算單元則由高通提供芯片解決方案。這一合作將進一步推動XREAL在智能眼鏡領域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