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重點聚焦融資合理性、償債能力、訴訟風險及信息披露合規。
文/每日財報 方旬
2025年7月15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就其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事項出具的審核問詢函,并同步更新了募集說明書。本輪定增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0億元,將用于信息技術與合規風控建設、另類投資、做市業務、財富管理、償還債務及補充營運資金等六大方向,認購對象為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其中控股股東棗礦集團計劃認購約36.09%,金額上限達21.66億元。此次再融資,距中泰證券2023年首次拋出定增預案,已過去兩年。
作為中泰證券上市以來的首次股權融資,此次定增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上交所此次審核共提出七大類、十三項具體問詢,問題重點集中在融資規模是否合理、募集資金投向的可行性與合規性、當前資本充足狀況、潛在風險點,以及公司是否存在重大未決訴訟等方面。中泰證券亦是用了119頁公告回復監管層的問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券商盡管再融資不斷,只有天風證券40億元定增已于今年6月23日成功完成。此前南京證券50億元定增于6月26日回應了上交所問詢,并將定增計劃延長至2026年7月4日到期。中泰證券60億元的定增計劃也延長了一年。2024年5月發布的《加強上市券商監管規定》明確要求,券商“聚焦主業、審慎擴張”,監管穿透審查募資必要性與資金用途匹配性。在券商再融資新風向下,中泰證券能否如期獲得通過?
自有資金占比不足4%,
“補血”勢在必行
中泰證券的歷史可追溯至2001年5月15日成立的齊魯經紀,后整體變更為齊魯證券,并于2015年9月正式更名為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當月,公司注冊資本為51.22億元,在實施折股后總股本達到53億元;隨后公司獲得包括萊鋼集團在內的27家股東增資58.31億元,注冊資本隨之增至62.72億元。2020年,中泰證券成功在A股上市,公開發行新股6.96億股,募集資金凈額29.24億元,公司注冊資本進一步提升至69.69億元。此后,公司通過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等方式,截至2024年末,總股本已擴大至69.72億股。
此次進行的定向增發,最初始于2023年6月30日,當時公司首次披露定增預案。隨后,于2023年10月相關議案生效。由于在一年有效期內未能完成發行,公司董事會決定將定增有效期延長至2025年10月9日。在申報過程中,公司曾于2023年9月對募集資金的具體用途進行過調整,新增了財富管理業務和債券投資作為使用方向。
據公司公告介紹,此次定向增發并非為了突破監管限制所進行的被動資本補充,而是公司在當前資本市場環境下,主動作出的融資安排。自2020年上市以來,中泰證券始終未進行過股權融資,資本補充主要依賴債務融資工具,結構相對單一。
在向上交所的回復中,中泰證券指出,當前上市券商平均單次股權融資規模為88.8億元。而本輪定增擬募資60億元,僅占公司凈資產的13.99%,無論在融資規模還是資本占比上,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與必要性。
公司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泰證券賬面貨幣資金總額為622.66億元,但其中客戶資金高達542.34億元,自有資金僅為80.32億元,占總資產比例不足4%。從結構上看,可自由調配的資金規模明顯不足。公司指出,適時補充資本金、提升凈資本水平,是當前發展階段的迫切需求。
財富管理增長穩健,
自營與投行業務承壓
從經營情況來看,2024年,中泰證券整體業績承壓,業務結構呈現分化趨勢。根據公司發布的年報數據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8.91億元,同比下降14.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37億元,同比下滑47.92%。這是公司自2020年上市以來,凈利潤降幅較大的一年。同期,公司實現扣非凈利潤8.76億元,同比減少48.56%。從財務表現來看,主營業務收入波動明顯,盈利能力出現下滑。
在各項業務中,財富管理板塊表現相對穩健。2024年,公司財富管理業務收入為36.43億元,同比增長10.46%,占總營收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其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為27.80億元,同比增長17.01%;客戶交易活躍度提升帶動經紀業務收入回升。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代銷金融產品收入同比下降30%,為7.83億元,顯示在產品銷售結構和渠道布局上仍存在調整空間。整體來看,財富管理板塊呈現結構性增長,客戶基礎和交易量保持穩定,但金融產品銷售端表現波動較大。
投行業務則面臨較大壓力。公司在2024年共完成 11 單股票主承銷項目,包括 IPO 項目 6 單、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項目 3 單、可轉債項目 2 單, 合計承銷規模 48.96 億元,同比下降74.5%,投行業務凈收入為8.89億元,而2023年為12.5億元,同比下降28.88%,2024年其IPO項目撤否率達到54.55%,在政策趨緊、發行審核標準趨嚴的背景下,公司在股權融資承銷方面推進節奏有所放緩,相關業務收入亦同步下滑。
進入2025年,公司一季度業績表現略有回暖。根據最新披露的數據,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45億元,同比增長0.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0億元,同比增長11.61%;扣非凈利潤為3.61億元,同比增長17.52%。收入結構方面,經紀業務恢復勢頭較為明顯,同比增長35%,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17.1億元,同比增長19.50%。其中,經紀凈收入為9.69億元;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為5.39億元,同比增長12%。受市場交易活躍度提升影響,公司在財富管理和資管領域取得階段性增長。
不過,投行業務在一季度依然處于低谷。該板塊收入為1.53億元,同比下降39.3%。在市場活躍度不足、項目儲備及推進節奏緩慢的背景下,承銷收入增長動力不足。投資業務方面,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為3.2億元,同比下降23%。其中,公允價值變動部分錄得虧損4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1.61億元。衍生品和另類投資的波動仍對公司整體收益形成一定壓力。
資本回報方面,2025年一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為0.05元,同比增長25%,從各業務條線的表現來看,中泰證券在財富管理和資管領域保持了一定的業務基礎,部分收入維持增長;投行業務和投資端則受市場因素影響,出現不同程度下滑。綜合來看,公司的業績表現呈現結構性差異,不同業務之間波動較為明顯。
風控、信息披露及重大訴訟為監管重點
目前,中泰證券60億元定增進入監管問詢階段,監管重點聚焦融資合理性、償債能力、訴訟風險及信息披露合規。根據上交所問詢,公司截至2025年3月底資產負債率為67.41%,有息負債達到848.73億元,其中短期債務占比超過五成。公司計劃投入不超過15億元的募集資金用于償還債務和補充營運資金,以緩解財務費用和流動性壓力。
合規問題成為監管重點關注。2024年,中泰證券因格力地產債券承銷中盡職調查不充分受到證監會警示,部分分支機構存在違規推介非代銷產品及承諾保本收益等行為。公司因跨境業務合規問題被外匯局罰款9萬元。訴訟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及其合并報表主體共有16起標的額超過5000萬元的未結案件,涉及投資損失索賠、債券承銷糾紛和員工合規責任等事項,目前尚未計提預計負債。
現金流方面,2025年一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負,主要因回購業務減少及代理買賣證券相關現金支出增加,反映出公司資金運營管理面臨一定壓力。市場表現上,定增公告前后股價保持平穩,機構投資者態度較為謹慎,融資余額小幅下降,顯示投資者對公司業績改善和定增方案的實際效果持觀望態度。
此次定增擬將募集資金投入合規風控、做市及債券投資等多個領域,監管層強調融資行為應保持審慎合規,確保資金真正服務于實體經濟和行業高質量發展。
整體來看,中泰證券此次定增進展及相關問詢,體現出監管對券商資本運作及合規管理的高度關注,定增資金的具體使用方向也反映了公司在當前環境下的戰略調整。監管和市場對公司業務結構和財務狀況的關注依然存在,后續定增的推進及資金落實情況以及對公司經營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將持續受到關注。
丨每財網&每日財報聲明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電話:010-64607577
手機(微信):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