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移動與華為攜手取得了一項重大突破,成功創建了無線網絡全要素智能化示范區。該示范區的核心成果是一款集成了實時波形調整能力的智能追焦基站系統,這一創新將無線網絡的運維效率提升了30倍以上。
這款智能基站的最大亮點在于其內置的智能追焦單元(BTU),這一技術的引入徹底顛覆了傳統基站天線作為“啞設備”的歷史。BTU通過其內置的高靈敏度AISU模塊,實現了對工參數據的高精度自動化測量,精確度達到了經緯度0.5米,遠超傳統資管數據的30米精度。
BTU還具備拓撲實時可視的能力,可以迅速完成拓撲掃描并一鍵導出數據,這一過程不僅高效,而且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這一功能極大地降低了傳統人工運維的成本,并顯著提升了運維效率。
智能系統的另一個關鍵創新在于其能夠基于KL散度算法實時識別用戶的時空分布。通過多目標聯合尋優算法,系統能夠自動生成調優方案,并借助BTU的多維波束實時可調功能,實現網絡資源的動態調整。這種“波隨人動,網隨業動”的調節方式,使得網絡能夠更好地適應用戶需求和業務變化。
在話務密集區域,該系統展現出了強大的潮汐流量特征識別能力,并能夠快速調整波束以緩解網絡擁塞。示范區的數據驗證顯示,4/5G用戶的體驗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周邊區域的20余項關鍵KPI指標保持穩定,網絡容量和用戶體驗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與傳統的人工RF調節相比,BTU的遠程操作將運維效率提升了30倍以上。這一技術突破不僅降低了運維成本,還提高了運維的精確度和效率,真正實現了無線網絡智能化的“最后一公里”貫通。
智能追焦基站系統的成功應用,標志著遼寧移動和華為在無線網絡智能化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一創新不僅提升了網絡運維的效率和質量,還為未來的網絡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智能追焦基站系統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預計將有更多用戶受益于這一技術帶來的網絡體驗提升。同時,這也將推動無線網絡智能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
未來,遼寧移動和華為將繼續深化合作,探索更多無線網絡智能化的應用場景和技術創新,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網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