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流玩具界,一個名為Labubu的角色悄然走紅,帶動了整個產業鏈條的火爆,尤其是其定制服裝——娃衣,成為了小眾市場中的熱門話題。泡泡瑪特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長不低于200%,其中Labubu系列產品的熱銷功不可沒。新推出的“搪膠毛絨掛件盲盒”一經上線即被搶購一空,而原價99元的Labubu3.0盲盒隱藏款,在二手市場上價格飆升至2300元,溢價高達20倍。
隨著Labubu的爆火,娃衣這一細分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潮玩愛好者周雨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想要原價買到Labubu幾乎不可能,即使花大價錢在二手平臺上搶到盲盒,帶出去時發現別人的娃娃都穿著精致的衣服,自己當然也想給自家的‘娃’添置幾件。”在娃衣消費上,幾百元的盲盒都已入手,幾十元的衣服自然不在話下。然而,令周雨驚訝的是,娃衣市場的消費力遠超她的想象,真愛粉們普遍愿意為娃衣支付三位數的價格。
在淘寶和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雖然30至50元的娃衣仍是主流,但高價設計款娃衣也逐漸受到追捧。一些網紅賣家設計的娃衣,原價百元左右,在二手平臺閑魚上甚至能賣到300元。據Statista數據顯示,全球玩偶服裝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5年突破2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而Labubu的爆火,無疑為這個冷門賽道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圳一家娃衣工廠的負責人豆子(化名)表示,自Labubu走紅以來,她的工廠幾乎全天無休,每天都在接待前來咨詢和參觀的客戶。她回憶說:“最初我們只做娃衣,但Labubu的耳朵設計讓我們注意到了細節的重要性。于是我們推出了專門針對Labubu的幼稚園款娃衣,最初只是零星銷售,后來逐漸有客戶批量訂購,每次都是幾萬套起?!边@款娃衣最終賣出了17萬套,按市場上30元每套的均價計算,銷售額達到了約500萬元。
除了國內市場,海外訂單也紛至沓來。豆子提到,東南亞市場的客戶每次都會批發幾千套娃衣回去,而他們在當地購買泡泡瑪特玩偶還需要先獲得資格。國內和海外市場的雙重推動下,Labubu娃衣的熱度持續攀升。然而,并非所有進入這個賽道的人都能如愿暴富。
小紅書用戶沈筑就是一個例子。最初她只是為了給自己的Labubu買衣服而參與娃衣工作室的線上拼團,結果漫長的等待讓她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她利用AI軟件輔助設計娃衣,并在小紅書上分享了自己的設計圖,沒想到一炮而紅。然而,由于缺乏成衣經驗,她在量產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最終,她生產出的娃衣實物與設計圖相差甚遠,導致大量退貨。沈筑坦言,對于沒有經驗的創業者來說,娃衣市場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賺錢。
娃衣市場的迅速升溫也引起了泡泡瑪特的注意。一些跨境娃衣商家因使用Labubu作為模特或標題中提及Labubu而被平臺罰款。一位跨境娃衣賣家肖爾表示,她因在亞馬遜上使用Labubu作為模特而被罰款1.7萬元,并被迫下架產品。她透露,現在跨境娃衣賣家們都在尋找如何“避開”泡泡瑪特審查的方法,但沒有了Labubu的加持,娃衣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大打折扣。
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和泡泡瑪特的親自下場,娃衣市場的熱度似乎正在降溫。沈筑和豆子都表示,他們看到了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進入,但真正能夠生存下來的并不多。對于那些想要靠娃衣暴富的人來說,現實可能并不如他們想象中那么美好。豆子在結束了一場直播后,決定給自己放個假,她表示,7月份將不再上架與Labubu相關的娃衣新品,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