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場關于智能駕駛安全標準的討論在汽車行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專家在一場技術專委會的會議上,就智能駕駛的安全標準發表了個人看法。他提出了一個三級“金字塔”測評體系,將智能駕駛的能力分為60分、80分和90分三個等級。其中,60分代表滿足基礎場景的國標測評,80分則能在更復雜場景中表現良好,而90分則能挑戰極限場景。
這位專家進一步解釋,60分的智能駕駛系統并不能獨立駕駛車輛,而是需要與駕駛員共同協作完成駕駛任務,即人機共駕。他強調,在人機共駕的模式下,只要駕駛員不脫離駕駛,雙手不離開方向盤,雙眼觀察前方路況,60分的智能駕駛系統在保障駕駛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而對于90分的高分系統,盡管其能力非常強,但駕駛員同樣不能過度依賴,否則仍存在事故隱患。
然而,這場技術討論卻意外地引發了網絡暴力。一些網友對專家的觀點進行了誤解,甚至進行了人身攻擊。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網絡風暴,專家不得不站出來澄清。他找到了發布相關視頻的智駕網工作人員,對視頻中的誤解進行了溝通。經過解釋,智駕網工作人員認為原視頻的標題存在誤導性,隨后將該視頻下架。
專家指出,社會對智能駕駛的理解普遍較為模糊,這導致了討論的混亂。他引用了SAE J3016標準對智能汽車自動化程度的分級,解釋了L0級主動安全功能、L1級和L2級輔助駕駛功能以及L3級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功能的區別。他強調,目前大家常說的“智駕”實際上并沒有標準定義,而是通常指L2級別的輔助駕駛系統。
對于智能駕駛安全標準是否越高越好的問題,專家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對于L3/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系統,安全要求必須是100分,因為這類系統沒有駕駛員作為“備胎”。然而,對于L2級別的輔助駕駛系統,降低其能力并不會降低駕駛安全性,而是會降低用戶體驗。他以自己駕駛的一輛入門級L2輔助駕駛車輛為例,雖然其智駕能力較弱,但他已經安全駕駛了7年。
專家還用汽車碰撞安全標準來類比智能駕駛安全標準。他提到,目前汽車正面碰撞安全性測評也有一個“金字塔”分級測評體系,從60分的及格線到80分的拔高線,再到挑戰重卡夾擊的90分測試。然而,如果將汽車正面碰撞安全標準提升到90分,那么市場上將買不到20萬以下的乘用車。同樣地,如果將智能駕駛安全標準設置得過高,也可能導致一些入門級智能駕駛車型無法上市。
在這場討論中,專家呼吁大家理性看待智能駕駛安全標準問題。他認為,技術探討是可以的,但網絡暴力是不可取的。他希望大家能夠達成對智能駕駛比較一致的認識,這樣才具備相互討論和溝通的基礎。同時,他也表示將繼續關注智能駕駛領域的發展,為推動智能駕駛技術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