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網信部門持續深化“清朗·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亂象”專項行動,針對民眾反映強烈的短視頻平臺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此次行動旨在全面排查并整治短視頻平臺上的違法違規行為,凈化網絡環境。
在此次通報的第二批典型案例中,多個短視頻賬號因編造虛假內容、散布不實信息、惡意營銷等行為受到處罰。例如,嗶哩嗶哩和快手等平臺上的部分賬號,通過發布“全家重病”“被家庭拋棄”等虛假劇本,刻意營造悲情氛圍,以此吸引公眾關注并謀取利益。小紅書上的某些賬號則打著“助農”“扶貧”的旗號,編造虛假故事進行引流營銷。
還有賬號散布虛假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如抖音賬號“是小念哦”發布關于在成都自殺的虛假信息,誤導了大量網民。而小紅書和快手等平臺上的其他賬號,則編造散布虛假的火災、洪水等災害信息,對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這些賬號均已被依法關閉。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賬號還通過編造虛假人設、虛夸經歷資歷來吸引流量。小紅書上的“李子”“強少”等賬號,通過自我包裝和作秀,打造虛假的社會名流和成功人士形象,以此謀取利益。而快手上的部分賬號則以“中醫養生高人”為噱頭,誘導老年人購買養生用品。這些賬號同樣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另外,還有一些賬號利用AI技術進行換臉、換聲、P圖等操作,或冒用他人身份進行吸粉引流營銷。如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上的部分賬號,通過技術手段冒充他人,以此吸引粉絲和流量。這些行為嚴重侵犯了他人的權益,也破壞了網絡環境的和諧。
部分賬號還發布違背公序良俗的內容,以博取眼球和流量。如微信視頻號、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上的賬號,發布深夜護送陌生女孩回家、尾隨騷擾跟拍陌生路人等信息,嚴重違背了社會公德。還有一些賬號以家庭關系沖突為賣點,誘導滋生網絡戾氣,或發布聚焦女性特定部位的視頻內容,以及誘導受訪者口述隱晦色情內容等,這些行為都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同時,部分賬號還使用夸張不實的標題文案來吸引流量。如小紅書、嗶哩嗶哩、抖音等平臺上的賬號,使用與內容不符的夸張標題,渲染炒作不實內容,以此誘導線下營銷。這些行為不僅誤導了消費者,也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
網信部門表示,將繼續加大治理力度,壓實網站平臺的主體責任,堅決遏制違法不良信息的發布傳播。對于問題突出的平臺和賬號,將依法從嚴處置處罰,以維護網絡環境的健康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