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短劇行業的風云變幻再度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過去三年,短劇內容的創作與生產中心逐漸向非北京地區的二三線城市轉移,西安、鄭州、重慶、橫店、廣州及杭州等地相繼涌現出一批行業領軍者。這些城市憑借較低的成本優勢,成為短劇創作的熱土,而北京則似乎在這一賽道中逐漸退居幕后。
成本效益成為這一轉移背后的主要原因。北京高昂的房租與員工薪資,使得短劇制作方在追求高產與爆款時面臨較大壓力。相較于北京,二三線城市在人力與場地成本上的優勢,為短劇的大量拍攝、剪輯與投放提供了更為寬松的環境,從而促進了內容的快速迭代與爆款頻出。
然而,近期短劇行業的風向似乎有所轉變。多家短劇公司出于業務拓展、品牌資源獲取及上市戰略調整等考量,紛紛在北京設立分公司,并展開大規模的人才招聘。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崗位數量的增加上,更在于招聘職位的高端化與專業化。
杭州的掌玩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掌玩以高額年薪150萬招募短劇內容負責人,顯示出其在內容創作領域的堅定決心與雄厚實力。掌玩的招聘重點不僅限于內容崗位,還包括海外短劇產品的相關職位,顯示出其向海外市場拓展的雄心。
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山海短劇。這家起步于廣西南寧的公司,如今已在北京構建起完整的招聘體系,涵蓋短劇內容、海外制片、法務、人力資源等多個領域。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山海開出了200萬年薪招聘AI研究院院長,意在通過科技賦能短劇發展,提升內容價值。這一舉動不僅彰顯了山海對技術創新的重視,也反映出其對未來短劇行業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
重慶的麥芽傳媒同樣不甘落后。作為全國頭部MCN機構與領先的微短劇創作機構,麥芽在北京的招聘涵蓋了短劇編劇、主編、視頻號編劇等多個內容崗位,以及海內外短劇App產品、商業化對接等關鍵領域。麥芽還開設了短劇經紀業務,意在借助其MCN藝人資源,打造短劇領域的明星陣容。
容量、花生短劇、快創、九州及天橋等短劇公司也在北京展開了積極的人才布局。容量招聘具有納斯達克上市經驗的CFO,透露出其上市的雄心;花生短劇則主要招募短劇內容崗位,意在強化內容創作能力;快創則在漫畫領域發力,招聘了大量漫畫師與AI訓練師等崗位;九州與天橋則在北京構建起國內外短劇內容的完整招聘體系,展現出其長期發展的決心。
短劇公司紛紛北上,不僅是對北京資源集聚效應的認可,更是行業發展趨勢的必然結果。隨著短劇行業從流量驅動轉向內容為王,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匯聚了頂尖的內容人才、頭部網文公司與影視資源,成為短劇創作與投放的理想之地。同時,北京作為短視頻平臺總部所在地,擁有豐富的投流團隊與資本市場資源,為短劇公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這場短劇行業的“北上”潮中,各公司招聘崗位的側重點也體現了其獨特的戰略意圖與發展方向。掌玩強化內容創作能力,推動從投流向內容運營轉型;山海則通過高端人才引進,搭建上市公司級別的團隊架構;麥芽整合MCN與短劇資源,拓展業務邊界;容量則明確展現出上市的野心,積極籌備資本市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