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AI產業迅猛發展,大模型訓練、AI推理等應用對算力的需求高速增長。受益于AI算力投資持續增長,產品結構優化與高速率產品需求持續增加,近日光模塊龍頭上半年業績預告表現亮眼,也帶動了AI相關板塊上漲。
今明兩年AI領域采購開支仍在增加,2025年或仍將維持高速增長,而ASIC(自研專用芯片)需求提升有望帶動光模塊和PCB(印制電路板)保持較快增速。
當前海外云廠商資本開支仍維持高增速,同時歐洲、中東、日韓、拉美、東南亞等主權AI的需求不斷增長。其中,ASIC作為一種根據特定應用需求而量身定制的集成電路,可以廣泛用于計算機、通信、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特點,滲透率或進一步提升。
根據CoWoS數據,AI芯片2026年增長有望快于資本開支增速,說明云廠商資本開支中AI占比或繼續提升。而ASIC滲透率提升有望拉動光模塊和PCB增長,或將快于芯片增長。
對云廠商而言,ASIC的性能只能做到同代際GPU的70%-80%,但成本端的下降更為顯著,單個Token成本可以壓縮到GPU的50%左右。光模塊和PCB的用量則與主芯片的性能無關,只與芯片數量有關。這意味著,光模塊和PCB在云廠商資本開支中的成本占比有望顯著提升。
對于光模塊而言,得益于ASIC占比提升,光模塊市場或仍將維持高增速。而擁有更強性能的CPO,即共封裝光學技術(Co-Packaged Optics),可簡單理解為將光模塊與主芯片集成在一起,是光模塊的下一代技術,已經漸行漸近。目前產業已進入量產前的倒計時階段,行業預計在2025年三季度發布第一代CPO交換機,并有望在2026年正式商用。當前市場對CPO增量器件的初步認知已較為充分,但對遠期盈利能力還定價不足。在CPO增量器件中,激光芯片環節的附加值高、穩態格局較好,給了國內光芯片廠商彎道超車、切入全球第一梯隊的機會。
對于PCB而言,ASIC通常采取一臺服務器兩卡到四卡的設計方案,單芯片PCB價值量可以做到此前數倍,從而帶來AI-PCB的需求提升,在各家公司大幅擴產的情況下,2026年或仍維持供需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