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市場迎來了一款新的熱門車型——問界M8。這款車型在上市僅一個月后,便迅速收獲了超過8萬份大定訂單,市場熱度直逼其前輩問界M9,再次證明了問界品牌在打造爆款車型方面的實力。
據華為余承東透露,問界M8在6月份實現了超過2萬輛的交付量,穩坐40萬級SUV市場的銷量冠軍寶座。余承東還宣布,問界M8的純電版將于8月上市,進一步豐富消費者的選擇。自4月上市以來,問界M8的累計交付量已經突破了4萬臺,成為市場上備受矚目的車型之一。
為了深入了解這款“純電家用SUV新標桿”的成功之道,電車通走進了銷售問界的某家華為智能生活館,親身體驗了這款炙手可熱的新車。盡管問界M8的設計風格并非每位消費者的菜,但其內飾設計和乘坐體驗卻贏得了廣泛好評。
問界M8的內飾沿襲了M9的中控三聯屏設計,顯示清晰、觸控響應迅速,功能性強大。然而,三聯屏設計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容易沾染指紋,在強光照射下可能給用戶帶來“廉價感”。盡管如此,一旦坐進座艙,這些小缺點便顯得微不足道。
問界M8的座椅設計堪稱亮點,無論是前排還是后排,都能提供舒適的乘坐體驗。尤其是第二排的零重力座椅,一鍵躺倒功能啟動時,身體如同被云端承托,延展的坐墊穩穩支撐住大腿,腰背部承托點精準到位,讓乘客在長途旅行中也能保持舒適。
在動態方面,問界M8同樣表現出色。本次試駕的車型為問界M8增程Ultra六座版,標稱最大功率533馬力,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為5.2秒。實際體驗中,問界M8的動力儲備充沛,加速體感強烈,平順性與動力響應均令人滿意。
問界M8的懸架系統也表現出色。在運動模式下,懸架系統整體展現出相當柔韌的質感,對路面細碎顛簸和坑洼的吸收能力均較為出色。通過常見路面起伏或小型障礙時,懸架動作干凈利落,幾乎不存在多余的顫動或余震。
在門店蹲守期間,電車通觀察到來往人流中,有不少三口或四口之家前來看車。銷售提供的數據顯示,問界每款車型的對應人群年齡與年收入恰好與售價對等。例如,問界M8售價35萬起,其用戶多為35歲以上、年收入35萬的人群。
與隔壁小米汽車展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問界的體驗人群多為結婚多年的家庭用戶。一位意向車主表示,他們夫妻倆35歲上下,四口之家,生活寬裕但花錢精打細算。這次換車,核心目標就是讓一家老小出行更舒適、更安全。他們選擇了問界M8,主要是因為其智駕系統、空間和性價比。
這位車主坦言,四十萬的預算選擇不少,但M8有幾個點讓他很難拒絕。首先,全系標配華為高階ADS智駕系統,覆蓋高速和城區導航輔助近90%的路況,主動安全性能出色。其次,5米2的車長加上3米1的軸距,確保了全家人都能坐得舒展。第二排的零重力座椅和投影儀配前排三聯屏,滿足了孩子出行看動畫片的期待。
當然,選車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他們也看過不少其他品牌,如理想L9、問界M9以及合資品牌寶馬X5等。但經過試駕和比較后,他們認為問界M8在智能、空間、品牌上做到了極致均衡,最終決定購買。
然而,問界的火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隨著鴻蒙智行擴展至五大品牌,除問界外,其余品牌的銷量表現遠未達到同等熱度。在華為智能生活館里,銷售人員雖需兼顧所有品牌,但精力明顯向問界傾斜,導致服務其他品牌客戶時顯得力不從心。
一位銷售透露,各品牌車型雖有獨立的話術和考核指標,但銷售提成的核心計算依據仍是車型售價。在業績壓力下,銷售傾向主推轉化率高、單車提成豐厚的問界車型。這種內部的資源虹吸效應加劇了其他品牌的市場開拓難度,可能長期陷入“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循環。
與此同時,消費者購車行為日趨理性化。在廣泛體驗不同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后,他們發現主流廠商宣傳的“高階智駕”在當前L4商業化落地前,本質上仍屬于增強型L2系統范疇,實際體驗差異并不顯著。因此,當高階智駕功能在未來幾年內成為行業普遍配置時,其作為差異化賣點的吸引力將顯著減弱。
盡管問界當前憑借智駕優勢銷量領先,但必須清醒認識到,當技術紅利窗口期過去、競爭加劇時,決定消費者選擇的根本因素終將回歸到產品的綜合競爭力與價格上。問界若要在長期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在這些基礎領域持續構筑堅實的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