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當盈利潮遇上燃油汽車反擊,硬仗才剛剛開始

   時間:2025-07-16 09:19:45 來源:正經社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文丨詹詹 編輯丨百進

“可能再過幾年整體新能源汽車產業都會進入到盈利的周期。”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張永偉曾如此預言。

“汽車行業是一個長周期的行業,新能源汽車方面目前總體處于投入期,但是已經有一些企業跑出來了,像特斯拉、比亞迪、理想,已經跨越了盈利的拐點,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它堅定了新能源行業發展的信心。”不久前的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標普全球汽車中國輕型車銷售預測副總監林懷濱也指出,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迎來盈利拐點。

這些觀點的依據在于:特斯拉、比亞迪、理想等企業已跨越盈利拐點;新能源滲透率已超50%,全球市場持續增長,電池成本下降疊加銷量規模效應,推動純電車企利潤率快速上升,預計未來2-3年將有一批企業實現盈虧平衡甚至盈利。

事實上,小米、小鵬、蔚來等多家車企掌門人早就立下了2025年就要實現盈利的Flag。

然而,盡管我們一直樂見新能源汽車的持續進步,但卻不得不在此時此刻對之潑點冷水。這場被寄予厚望的盈利潮,究竟是行業突破的曙光,還是過度樂觀的幻影?這需要從技術、產品、市場等多維度客觀審視。

1

高歌猛進:成績單很亮眼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94萬輛,滲透率高達44.3%;全年預計將達到1600萬輛,滲透率超過50%。

根據林懷濱給出的參考標準,新能源車企的盈虧平衡點約為年銷量50萬輛(豪華品牌則需約35萬輛)。就此而言,部分車企已實現從燒錢到賺錢的跨越。

根據正經社分析師統計,目前全球已有6家新能源車企實現了盈利。

國外,第一家是特斯拉,在2020年即實現全年盈利。

國內,第一家是比亞迪。2022年,其宣布停止生產燃油車,全部轉為生產新能源汽車。也就是在這一年,其全年凈利潤同比翻了4.5倍,達166億元。

造車新勢力方面,第一家是理想,2023年凈利潤為118.1億元,首次實現全年盈利。2024年,華為賦能的賽力斯也迎來業績扭虧為盈,全年實現凈利潤59.46億元。2025年1月,零跑汽車宣布2024年四季度實現凈利潤轉正,提前一年達成單季盈利目標。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零跑汽車能否持續保持競爭力,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吉利集團曾在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提到,其新能源車板塊已經在2024年實現全部盈利,但未披露具體盈利金額。

“蔚小理”三家中,小鵬、蔚來也在2025年紛紛給出了盈利時間表:2025年第四季。

2025年6月,小米也宣稱,汽車業務虧損正在逐步收窄,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實現盈利。

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品的迭代同樣迅猛。800V高壓平臺、半固態電池、城市NOA等功能密集落地,整車性能與智能化得到了跨越性的飛躍;小米SU7上市即引爆市場,1小時大定超28.9萬輛,印證了創新產品的爆發力。

2

暗流涌動:路障仍然不少

然而,正經社分析師注意到,這一“盈利潮”更多是頭部企業的盛宴,而非全行業的普遍現象。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

首先,市場份額的“天花板”已若隱若現。乘聯會數據顯示,新能源車零售占比在51%左右持續徘徊,相比一年前幾乎停滯,突破60%的目標顯得遙不可及。

其次,新能源技術仍然存在著安全與可靠性隱憂:自燃率為0.026%(每萬輛2.6起),是燃油車的3.15倍;智能駕駛、自動泊車故障導致的碰撞、動力系統突然失效等案例,頻頻發生。

另外,新能源車層出不窮推出新產品的同時,在價格戰壓縮成本的背景下,產品同質化問題愈加明顯,很多新車的車型設計、功能配置趨同,缺乏差異化。

3

燃油車反攻:韌性積累上百年

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品短板逐漸暴露的背景下,傳統燃油車的反撲悄然開始。

市場上一直有觀點認為,新能源汽車只是靠補貼才把燃油車打下去的,燃油車有100多年的歷史,技術很成熟,不會有自燃和智能化失控等嚴重問題。其成熟的供應鏈體系、穩定的機械素質和廣泛的適用場景,至今仍在西部長途運輸、北方嚴寒地區不可替代。其穩定性和低維護成本保持著不可忽視的吸引力。

正經社分析師發現,更嚴峻的是,新能源車的基礎設施遠遠滯后于燃油車,仍然屬于硬傷。盡管一些車型宣稱續航可達數百公里,但實際受駕駛習慣、天氣等因素影響巨大,續航大幅縮水。充電速度也無法與燃油汽車幾分鐘就能加滿油相比,快充也需要幾十分鐘 。

疊加主流合資燃油車價格這些年也大幅降價,配置卻不降反升,消費心理的天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擺。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曾明確宣稱:“未來燃油車肯定還有市場份額,至少還有25%。”“上汽通用2027年以后還會保留8輛以上的燃油車。”(參見:正經社《急拋“25%生存論”,上汽通用盧曉是走夜路壯膽,還是確有依據?》)

綜合來看,2025年將成為新能源車企盈利的關鍵窗口期。小米等品牌有望率先實現盈虧平衡,零跑、小鵬等則需要突破50萬輛銷量門檻。

長三角研究院新能源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梁筱磊認為:“將2025年看作是新能源車企盈利、洗牌的‘分水嶺’,有一定道理。”新能源汽車在走過10年發展歷程之后,開啟了新一個10年的全新歷程。隨著近年來一些利好因素的逐漸增加,發展環境正不斷向好,這給一些新能源車企盈利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在如今市場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車企盈利時間點推遲也不意外。

除了外部因素,盈利與否主要還是取決于車企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規劃,不激進、不冒進,尊重客觀規律,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至為重要。盈利潮不是等來的浪潮,而是車企自己打造的航道。

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正經社,我們將持續進行價值發現與風險警示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福鼎市| 司法| 西乌| 迁西县| 旺苍县| 任丘市| 昆明市| 丹凤县| 清新县| 尉氏县| 保亭| 齐河县| 深州市| 安阳市| 吴川市| 西乌珠穆沁旗| 福清市| 玉门市| 双牌县| 德庆县| 龙南县| 德庆县| 江川县| 门头沟区| 志丹县| 阿瓦提县| 仙游县| 博罗县| 门源| 新乡县| 西吉县| 措勤县| 进贤县| 红河县| 马龙县| 礼泉县| 仪陇县| 泸水县| 苍南县| 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