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椰林與碧海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壯麗的自然畫卷。這里,大地的厚重與星辰大海的遼闊緊密相連,熱帶的風帶著海的節奏,輕輕拂過高聳的發射塔架,為即將升空的航天器披上了一層航天藍的神秘面紗。長征系列火箭,以它那標志性的乳白色,靜靜地矗立在發射臺上,等待著那決定性的一刻,踏上探索宇宙的征途。
隨著2025年7月15日清晨的第一縷曙光,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5時34分,伴隨著01指揮員張楠堅定的“點火”指令,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搭載著天舟九號貨運飛船,在轟鳴聲中騰空而起,劃破了寧靜的海灣。火箭的烈焰在海面上映出一片金紅,約10分鐘后,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太陽能帆板順利展開,標志著此次發射取得了圓滿成功。
在這片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土地上,不僅有火箭的轟鳴,更有無數航天人的默默奉獻。銅鼓嶺測控區,作為火箭發射起始階段信息跟蹤測量的關鍵節點,被譽為“萬里海天第一棒”。這里,住著一位被大家親切稱為“老管”的航天人——管世磊。自2012年來到這里,老管見證了測控區從無到有的歷程,從黃土遍地到設施齊全,他始終堅守在崗位,用熱愛和執著書寫著航天人的忠誠與擔當。
老管的徒弟李龍飛,同樣是一位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閃耀的年輕航天人。他大學畢業后便來到這里,憑借勤奮和鉆研,短短幾年內就在測控系統多個崗位上積累了豐富經驗。某次發射前,李龍飛憑借敏銳的直覺和嚴謹的態度,及時發現并排除了設備隱患,確保了發射任務的順利進行。如今的他,不僅帶領團隊攻克技術難題,還斬獲了國家專利,成為了航天事業的新生力量。
張楠,作為此次發射任務的01指揮員,他的航天之路同樣充滿了挑戰與奮斗。從西昌到文昌,從測量系統崗位操作手到01指揮員,他用了20年的時間不斷學習和成長。面對新火箭、新系統帶來的挑戰,他敢于擔當、勇于創新,最終在天舟八號發射時如愿成為了01指揮員。他的故事,是無數航天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縮影。
在發射場,還有像孫一龍這樣的航天人,他們默默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發射任務的順利進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從燃料加注到設備檢查,從信號捕捉到系統監控,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他們眼中的光,比火箭的尾焰更加明亮,那是對航天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執著追求。
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的發射成功,不僅為神舟二十號、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送去了來自地球的溫暖,更彰顯了我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和航天人的卓越風采。在這片面向大海、仰望星空的土地上,航天人們用他們的堅守和奉獻,書寫著屬于中國的航天傳奇。
當火箭刺破蒼穹,深藍海岸成為了探索宇宙的起點。在這里,航天人們將個人理想熔鑄進了國家航天事業之中,他們的堅守和熱愛,如同那璀璨的火箭尾焰,照亮了深邃的夜空,也照亮了中國航天的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