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x
是什么?
最近的游戲市場可以說相當(dāng)熱鬧:Switch 2 發(fā)售引發(fā)熱烈討論,索尼也直播官宣了幾款新游戲,并確認(rèn)了 PS6 正在開發(fā)。
同為御三家之一的微軟也不甘人后,這個月也帶來了久違的新硬件:ROG Xbox Ally 和 meta Quest 3S Xbox Edition,分別是 Xbox 從未涉足的游戲掌機和 VR 頭顯形態(tài)。
至于微軟自己,也已經(jīng)官宣了正在打造 Xbox 的次世代主機,和 AMD 深度合作,不只有傳統(tǒng)的游戲主機,還有掌機、PC、云服務(wù)以及配件,并且不會和 Xbox 游戲商店單獨綁定。
根據(jù)此前的爆料,即將到來的次世代 Xbox 主機,很可能將是微軟推出的最后一款主機產(chǎn)品。
難道微軟「砍刀部」的手終于伸向了 Xbox 這個經(jīng)典的游戲機品牌?
其實不然,Xbox 會繼續(xù)存在,但將不再和微軟這家公司深度綁定,成為一種品牌和服務(wù)。
也就是說,以后「Xbox」將走「Windows」的老路,微軟負(fù)責(zé)提供軟件和游戲庫,具體的產(chǎn)品形態(tài)就交給 OEM 廠商自己設(shè)計完成。
這樣的轉(zhuǎn)型,發(fā)生在 Xbox 部門運營情況江河日下的處境。
2024 年堪稱 Xbox 歷史上最慘淡的一年,主機銷量不到 300 萬。去年到現(xiàn)在,Xbox 部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裁員和改組,還關(guān)閉了旗下大量的工作室。
另一方面,老對手任天堂和索尼雖然去年也略顯頹勢,但 Switch 和 PS5 已經(jīng)都算得上成功,而 Xbox Series X/S 則表現(xiàn)平平。
而游戲機的對手早已不只有其他品牌的游戲機,人手一臺的智能手機,是一種更靈活、更豐富的娛樂方式。
在這個消費內(nèi)容都偏碎片化的時代,如何讓人愿意花額外的一筆錢去買一臺專門用來玩游戲的設(shè)備,成為了擺在各個廠商面前的大命題。
微軟的思路很簡單,游戲機難賣,那就直接賣游戲服務(wù):
Play the games you want, with the people you want, anywhere you want.
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和誰玩就和誰玩,想在哪玩都行。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個「隨地開玩」(play anywhere)的理念。
實際上,通過大量收購并購,尤其在吞并動視暴雪、貝塞斯達(dá)后,微軟已然躋身世界前列的游戲開發(fā)商,第一方游戲陣容競爭力強勁——對游戲這樣的娛樂內(nèi)容而言,獨占陣容就是用戶愿意為其掏錢、花時間的理由,這也是「隨地開玩」理念得以成立的根基。
隨時隨地能玩游戲,這也不是微軟一家的想法,任天堂的做法是繼續(xù)延續(xù) Switch 2 這種主機+掌機的多模態(tài)多場景模式;而目前來看,索尼也想做一臺主打和游戲主機協(xié)同串流、支持云游戲并且可以玩 PS4 游戲庫的掌機。
但微軟要走得更遠(yuǎn),掌機要做,但不一定自己做,更重要的是讓 Xbox 遍地開花,通過舍棄現(xiàn)在日漸萎縮的硬件收入,換取更多授權(quán)費、訂閱費,就像現(xiàn)在的 Windows 那樣。
這個變化的開端就是全新推出的 ROG Xbox Ally 系列。雖然說是「首款 Xbox 掌機」,但它本質(zhì)更接近一臺 Windows 游戲掌機。
PC 掌機這個品類在這幾年的聲量可謂是越來越大,但銷量可以說毫不起眼:賣了這么多年總計才剛剛突破 600 萬,其中可能有 350 萬都是非 Windows 的 Steam Deck 產(chǎn)品,而 Switch 2 前九個月的銷量預(yù)計 1500 萬臺。
雖然買單的只有只有那一批硬核游戲和科技迷,但 Windows 掌機的熱度確實是有熱度,而微軟入局的 ROG Xbox Ally 蹭了一波熱度,昭告全世界:我們要來重塑 Windows 游戲掌機體驗了。
從前的 PC 掌機,基本都是搭載一個完整的 Windows 11,用手柄交互極其痛苦,更大的痛點是能耗大,其實根本不太適合掌機這種高性能移動設(shè)備。
而 ROG Xbox Ally 運行的不是普通的 Windows 11,而是 Xbox 團隊深度「魔改」過的版本,更加輕量級,讓游戲機續(xù)航和性能更強,但卻保留了 Windows 兼容海量 PC 游戲的特點,還能串流 Xbox 主機上的游戲。
更重要的是,這個系統(tǒng)以后也將出現(xiàn)在更多 Windows 掌機上,正面和同樣開放授權(quán)的 SteamOS 對決。
除了 Xbox 版 Windows,「隨時開玩」的真正王牌,是 Xbox Game Pass 的訂閱制服務(wù),真正實現(xiàn)「你的下一臺 Xbox,何必是 Xbox」。
就像是蘋果推出的 Apple Music 同樣可以用在 Android 和 Windows,Xbox Game Pass 的最終目標(biāo),應(yīng)該是能在所有的 PC、游戲機上使用,包括 Switch 和 PlayStation。
甚至包括一些面向未來計算設(shè)備,微軟不需要自己去琢磨合適的方案,只需要進行「聯(lián)名」。
meta Quest 3S Xbox 版本其實就是一個更好適配 Xbox 手柄以及帶有 Xbox 綠色設(shè)計的普通頭顯,能串流游玩 Xbox 游戲。
用 meta Quest 3S Xbox 串流游戲,圖源:The Verge
用「跳出盒子(Jump out of the box)」來形容微軟的思路,或許最適合不過。
既然越來越難說服用戶花錢買一臺專門打游戲的機器,那索性就不自己做了,讓用戶訂閱游戲服務(wù),想在什么設(shè)備上玩都行。
但一個問題也將隨之而來:未來「Xbox」這個概念,包括微軟推出的 Xbox 主機、帶有 Xbox 授權(quán)的 PC 掌機,以及眾多 Xbox Game Pass 的設(shè)備。
用同一個概念和品牌概括這些形態(tài)大相徑庭,甚至游戲方式都不盡相同的設(shè)備和服務(wù),對大眾消費者來說并不友好。
更深層的一個隱憂是,當(dāng) Xbox 能夠啟動 Steam 等第三方游戲、以及能出現(xiàn)在各種不同的設(shè)備上時,那「Xbox」這個品牌還剩下什么?
僅僅只是一個集中的游戲啟動器?或者游戲機上的一顆西瓜鍵?還是一個海量游戲工作室集群?
這是微軟需要思考的問題,畢竟,Xbox 燒的錢已經(jīng)夠多了。
商業(yè)公司總歸該考慮怎么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