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雨綿綿的6月,上海這座城市不僅承載著季節的更迭,也見證著全球汽車傳感器巨頭Melexis(邁來芯)在中國市場的深耕與拓展。Melexis CEO Marc Biron,在其公司新啟用的上海辦公室內,與《上海汽車報》記者分享了企業如何通過技術創新與本土化戰略,積極擁抱中國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的變革浪潮。
盡管這是Marc今年首次訪華,但自2010年初次踏上這片熱土以來,他早已成為中國市場變遷的見證者。邁來芯在中國從零開始,逐步發展壯大,如今中國市場已占據其全球營收的近30%,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戰略支點。“China for China”戰略在供應鏈、研發、服務等多維度全面落地,為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深耕提供了鮮活樣本。
談及未來,Marc表示,電氣化與智能化正重塑汽車行業格局,未來十年的變革將聚焦于電動化、個性化和智能駕駛三大核心趨勢。邁來芯已憑借技術積累和創新投入,在新車中平均搭載芯片數量攀升至20顆,并預計隨著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的普及,單車芯片需求量將進一步增長。
在電動化方面,邁來芯開發了電池相關的電流傳感器,為電池安全高效運行提供數據支持;在熱管理、動力系統領域,公司也推出了特定的傳感器和驅動器方案,助力汽車性能提升。個性化方面,邁來芯作為車內照明驅動產品的主要供應商,為乘客創造溫馨舒適的乘車環境,同時涉足外飾燈領域,滿足汽車安全性需求。在自動駕駛輔助領域,邁來芯針對電子制動、電子轉向系統等安全相關應用,展現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邁來芯的底氣源于35年的技術積淀和對創新的持續投入。公司憑借前瞻的市場預測、深度理解客戶需求、高效創新機制和產品迭代速度,以及開放的合作生態,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去年,邁來芯推出了20款新產品,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解決客戶真實痛點。
在本土化戰略方面,Marc強調,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供應鏈本土化已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壁壘。邁來芯三年前決定將供應鏈扎根中國,這不僅是為了產能轉移,更是為了貼近客戶,快速響應需求。目前,邁來芯已與多家中國封裝測試廠合作,部分產品實現本土封裝測試,并簽約本土晶圓廠,預計2026年實現專為中國市場定制的芯片量產。同時,上海物流中心的設立優化了報關流程,縮短了產品交付周期,確保“中國造產品留在中國”。
Marc表示,質量是邁來芯的底線,無論是在歐洲還是中國生產,標準完全一致。中國客戶對品質的要求同樣嚴苛,而本土化的真正價值在于速度,能夠更快地將產品交付到客戶手中。馬來西亞的晶圓測試基地作為邁來芯首個亞洲研發中心,增強了供應鏈的韌性和區域技術研發能力,未來中國不僅是銷售市場,更是創新策源地。
展望未來五年,邁來芯目標明確:在汽車領域實現年增長10%,非汽車領域達到15%增幅。為此,公司計劃每年推出約20款新產品,涵蓋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熱管理系統、電池系統、電子制動與轉向以及照明五大核心應用,并將汽車傳感器技術拓展至機器人、數字健康等新興領域。邁來芯的策略是以“創新溢價”贏得市場,通過創新創造價值,而非價格競爭。
此次中國之行,Marc密集拜訪了主機廠、與Tier 1供應商深入洽談,并傾聽一線團隊的反饋。他強調,客戶的成功是邁來芯的立足點,公司五大價值觀將立足客戶列為核心,所有產品規劃以解決客戶痛點為前提。邁來芯將這一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建立快速響應機制,擴大本地技術支持團隊,提供即用型參考設計和高效仿真工具,滿足中國客戶對速度和效率的高要求。
邁來芯注重構建長期合作關系,與客戶開展聯合研發,共同解決行業痛點,實現共同成長。Marc表示,創新不是實驗室里的閉門造車,而是與客戶、高校及技術機構緊密合作,共同探索解決方案。2025年3月,邁來芯在上海啟用了全新且規模更大的辦公室,作為銷售、營銷、品牌、技術支持及工程活動的核心樞紐,助力本地團隊為中國客戶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且及時的服務。
最后,Marc語氣堅定地表示,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正在釋放。邁來芯擁有合適的人才、優質的產品和正確的戰略,將持續加大投入,以創新為引擎,以客戶為中心,深耕這片充滿機遇的熱土,攜手中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汽車行業邁向更加安全、清潔、舒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