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曾德鈞,以其貓王音響創始人的身份,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場風波。6月23日,他發布了一段長達6分鐘的視頻,矛頭直指小米創始人雷軍,指責其私下表現與網上塑造的高大上形象大相徑庭,并翻出了12年前的一段往事。
視頻中,曾德鈞情緒激動,回憶了2013年帶著智能音箱項目赴京與雷軍會面的情景。據他所述,雷軍在聽完項目介紹后,非但沒有表現出興趣,反而直接表示智能音箱無用,隨后起身離開,連基本的握手禮遇都未給予。這一行為讓曾德鈞深感不被尊重,這口怨氣一憋就是12年。
此視頻一經發布,迅速在科技圈引發熱議。有人支持曾德鈞,認為他終于敢于揭露資本大佬的真面目;也有人批評他是在蹭熱度、進行碰瓷營銷。然而,劇情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幾度反轉,曾德鈞先是刪除了視頻,隨后又改口,稱自己只是想要一個公道。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6月29日,曾德鈞再次發聲,稱貓王的直播間和賬號遭到了大量水軍的攻擊和謾罵,他作為一個小人物,無力對抗一家大公司。此言一出,再次將事件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曾德鈞,這位中國音響圈的老將,曾設計過國內第一臺Hi-Fi膽機,是貓王音響的創始人。被雷軍拒絕后,他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在音響領域深耕。2015年,他創立了貓王收音機品牌,憑借復古風格和實木材質迅速出圈,成為國潮品牌的佼佼者。隨后,他又帶領團隊向智能音響轉型,貓王音響品牌也逐漸升級,年營收已突破3億元。
面對曾德鈞的指控,小米方面迅速作出回應。公關部總經理王化翻出了12年前的郵件記錄,證明當年雙方確實接觸過,但談的是多房間的WiFi音響系統,與后來的智能音箱并非同一概念。王化還強調,順為資本在每次項目討論與決策過程中,始終堅持對創業者給予足夠的尊重。
然而,曾德鈞的憤怒顯然不在于商業判斷,而在于雷軍的態度。他表示,自己在會議室等了雷軍半小時,卻未得到應有的尊重,這讓他感到惡心。有人指責曾德鈞過于敏感,也有人認為雷軍的做法確實欠妥。畢竟,雷軍作為一位忙碌的創業者,其高效決策的方式可能讓一些傳統行業的創業者感到不適。
這場橫跨12年的風波,除了成為公眾茶余飯后的談資外,也引發了人們對于尊嚴與實力的思考。曾德鈞和雷軍,兩位優秀的創業者,在智能音箱領域代表著不同的模式。曾德鈞或許更注重匠人精神,追求高端品質;而雷軍則更注重效率至上,以優質低價橫掃市場。兩種模式各有千秋,本無對錯之分。然而,在這場風波中,我們不禁要問: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尊嚴究竟價值幾何?實力又是否真的能夠決定一切?
在風波的最后,曾德鈞用一句話作為了自己的回應:“回歸初心,做好產品。”這句話不僅是對自己的鞭策,也是對所有創業者的提醒。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初心、專注產品,或許才是最根本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