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近期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正式決定將盤古系列人工智能模型的部分核心技術進行開源。這一舉措涵蓋了盤古70億參數的稠密模型、盤古Pro MoE具備720億參數的混合專家模型,以及基于昇騰平臺的模型推理技術。
具體而言,盤古Pro MoE的混合專家模型權重、基礎推理代碼,以及基于昇騰平臺的超大規模混合專家模型推理代碼,已經率先在開源平臺上發布。而盤古70億參數模型的相關權重與推理代碼,也將緊隨其后,在不久的將來上線。
盤古模型是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得意之作,自2020年立項以來,便備受矚目。2021年,華為首次向外界展示了這一成果。今年6月,盤古大模型5.5版本橫空出世,實現了在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預測、多模態、科學計算等多個基礎模型上的全面升級。尤為華為推出的7180億參數深度思考模型,完全基于國產算力訓練而成,這標志著中國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華為方面表示,此次開源部分盤古模型,是其推動昇騰生態戰略深入實施的關鍵一步。華為希望通過此舉,進一步促進大模型技術的研究與創新,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與價值創造。同時,華為也誠摯邀請全球的開發者、企業伙伴及研究人員下載使用這些開源技術,并提供寶貴的反饋意見,共同推動技術的完善與發展。
與此同時,深圳市也在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的發展。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近日印發了《深圳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6年)》,明確提出要搶抓大模型開源化的機遇,加快推出開箱即用的訓推一體機和推理一體機等產品,以滿足企業和政務領域的定制化、輕量化需求。該計劃還強調,要圍繞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能辦公等場景,提供私有化部署、行業場景定制、高效安全合規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我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截至目前,中國已經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備案并上線提供服務。這些大模型在金融、政務、醫療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矩陣。同時,人工智能大模型也初步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自主創新生態不斷完善,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普惠性應用。
開源已經成為我國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的重要模式。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選擇開源模式,這不僅推動了基座大模型的創新生態培育,還打破了技術壟斷,匯聚了更多的創新主體共同開展創新迭代。中小企業和開發者能夠便捷地運用優質模型進行定制和微調,從而加速了大模型的創新應用與擴散。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從應用端逐步向底層技術進行突破。特別是在外部環境壓力的背景下,我國加快了科技自立自強的步伐。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這一趨勢尤為明顯。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注重底層技術開發和基礎研究,為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