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浪潮的席卷之下,全球汽車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期。這一變革不僅讓人們回望燃油車一個世紀的輝煌歷程,同時也讓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充滿期待。站在汽車行業的新起點上,一個有趣的現象引發了廣泛關注:為何在電動車領域,四驅系統的加入往往能帶來加速性能的大幅提升,而在燃油車中,四驅版本卻往往不如兩驅版本加速快?
以小米SU7為例,其后驅Pro版百公里加速時間為5.7秒,而四驅MAX版則僅需2.78秒,性能提升顯著。然而,在燃油車領域,如2.0T奧迪A6L,其前驅版百公里加速時間為7.2秒,四驅版卻為7.4秒,四驅并未帶來加速性能的提升。這一反差引發了業界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探究其背后的原因,關鍵在于動力分配的差異。對于電動車而言,四驅系統的加入意味著增加了一組或多組電機,這相當于燃油車中增加了一套發動機和變速箱。因此,電動車四驅版本的動力參數往往遠高于兩驅版本,如小米SU7四驅MAX版的綜合功率達到了673馬力,遠超后驅版的299馬力。這種動力參數的飛躍,使得電動車四驅版本的加速性能得以大幅提升。
然而,在燃油車中,四驅系統并不會帶來動力參數的增加。相反,由于傳動軸的存在,動力在傳輸過程中會有一定的損失,同時傳動軸的重量也會增加車輛的整體重量。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燃油車四驅版本在加速性能上不如兩驅版本。燃油車四驅系統的動力分配相對固定,不如電動車四驅系統那樣靈活多變。
電動車四驅系統在提升加速性能的同時,還帶來了操控性的顯著提升。由于電動車普遍較重,兩驅車型在驅動時可能會影響操控穩定性。而四驅系統的加入,使得車輛前后輪都能受到電控系統的精細控制,從而提升了操控的穩健性和精準性。這種操控性的提升,使得電動車在起步、加速等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拖拽感也大大減弱。
關于新能源汽車電四驅系統和燃油車傳統四驅系統在越野能力上的對比,目前業界仍存在爭議。不同車企各有說辭,有的認為電四驅在越野時無法有效減速,而有的則認為精細的電控系統才是越野安全的保障。這一爭議或將持續一段時間,成為汽車行業變革期的一個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