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 日消息,在全球人形機器人技術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日本已經逐漸被中國、美國甩在身后。
據共同社,日本村田制作所、早稻田大學、SRE Holdings、機器人制造商 tmsuk 于 6 月 30 日宣布將設立一個致力于開發純日本國產人形機器人的團體,名為“京都人形機器人協會”(KyoHA)。
該團體計劃到 2026 年底完成可用于災害現場的原型機開發,機器人設計為長度不超過 3 米、重量不超過 300 公斤、能搬運超過 100 公斤,并計劃于 2029 年 3 月實現量產,日經預測開發資金將達到數十億日元。
該團體將集結技術實力,打造全部使用日本國產零部件的機器人。注意到。日本目前已經有了能夠翻筋斗的人形機器人,但還沒有可以取代人類實施救災的機型。
Tmsuk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本洋一表示:“日本曾經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領導者,但現在我們在投資規模方面落后于中國和美國。我們希望與其他日本研究人員和公司合作,通過開發可在災難現場使用的人形機器人來打造差異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