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校園里,有一位名叫陳麗的本科生,她的故事如同一部勵志傳奇,激勵著無數追夢學子。四年間,她不僅在學業上屢獲殊榮,連續三次將國家級獎學金收入囊中,更在科研與競賽領域大放異彩,成就斐然。
初入大學,陳麗便被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深深吸引。2021年,她積極投身于各類科創賽事,如科創嘉年華、“五四杯”等,這些經歷讓她毅然決然地加入了動力學院SAE實驗室。在實驗室的日子里,她參與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并作為項目組成員申報了科研項目《基于熱力學對稱破損效應的駐波型TAE系統的設計》。這段寶貴的經歷不僅鍛煉了她的基礎科研技能,更激發了她對專業學習的無限熱情。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成為了陳麗科創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面對跨學科競賽的挑戰,她提前數月刻苦鉆研,最終雖在省賽中僅獲三等獎,但這次經歷讓她深刻認識到失敗的價值。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她實現了從“省三”到“國一”的華麗蛻變,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一等獎。這次勝利不僅是對她個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她學會多角度思考、提升系統性思維能力的見證。
在輔導員賁浩然老師的推薦下,陳麗帶領團隊參加了第十七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為了找到理想的疏水壁面,她進行了無數次的實驗與改良,幾乎整天泡在實驗室里,仔細檢查實驗的每一個步驟、每一處細節。經過長達半年的努力,她帶領團隊成功奪得了一等獎。賽后,她更是將實驗結論轉化為科研項目,全身心投入到《如何避免液滴在電場中撞擊時發生噴射》的研究中,并成功在《流體力學》雜志上發表論文,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認可。
陳麗的科創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但她憑借著永不服輸的韌勁和勇往直前的執著,相繼獲得了東北三省數學建模聯賽一等獎、《光熱與電暈協同強化的海水淡化裝置及方法》專利等十余項科創獎項和科研成果。然而,她的成就遠不止于此。面對家庭變故帶來的重重困難,她不僅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學費和補貼家用,還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將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
作為學院雙創導航員,陳麗樂于分享自己的科創經驗,并利用寒暑假時間參加支教、鄉村走訪調研、無償獻血等公益活動。她的志愿服務累計時長超過350小時,成為了同學們眼中的“小太陽”。在談及自己的成長經歷時,她感慨地說:“在挫折與迷茫時,是老師、同學的關愛伴我一路成長,我愿將這份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