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市場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增程車作為新能源領域的一種特殊存在,其實際使用體驗卻引發了不少消費者的熱議。一位車主分享了自己去年國慶期間的親身經歷,原本信賴銷售宣傳的“增程車跑長途零焦慮”,卻在高速擁堵中遭遇了電量急劇下降、發動機噪音大、油耗飆升的尷尬局面。與此同時,旁邊純電動車主輕松通過快充補給,形成鮮明對比,讓他深刻質疑增程車的長途適用性。
除了長途出行的困擾,增程車在日常通勤中的充電需求也不容小覷。盡管銷售常強調其充電頻率低,但實際上,多數增程車的純電續航里程有限,尤其在開啟空調后更是大打折扣。對于沒有家用充電樁的車主而言,每天下班后搶公共充電樁成為了家常便飯,不僅耗時費力,還大大降低了用車便利性。相比之下,純電動車隨著800V超充技術的普及,充電效率大幅提升,用戶體驗顯著改善。
更為關鍵的是,增程車的電池健康狀況令人擔憂。由于其工作模式特殊,電池長期處于邊充邊放狀態,加速了電池老化。數據顯示,同等行駛里程下,增程車的電池健康度明顯低于純電動車。這不僅影響了車輛性能,還在二手車市場上遭遇了貶值困境。二手車商對于電池衰減嚴重的增程車往往大幅砍價,使得車主在換車時損失慘重。
增程車在技術層面和政策環境上也面臨挑戰。從技術角度看,增程車被視為“帶充電寶的電車”,其發動機發電效率不高,能量損耗較大。而在政策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深入,部分城市開始對增程車采取限制措施,如上海收緊綠牌政策,北京五環內早晚高峰禁行增程車等,這無疑給增程車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針對增程車的種種爭議,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合理選擇車型。對于長途出行頻繁、無法安裝家用充電樁或計劃短期內換車的消費者,增程車或許并非最佳選擇。相反,對于日常通勤距離較短、有家用充電樁條件的消費者,純電動車無疑是一個更加經濟、便捷的選擇。而對于經常需要穿越偏遠地區的消費者,傳統燃油車則以其穩定性和加油便利性更勝一籌。